时间:2024/10/20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昨天晚上,临夏人的朋友圈里像炸了锅,讨论非常激烈。

是羖鹿下了羊,还是猪生了大象?

都不是。

大家只关心一个问题:我该不该抢米抢面?

也不知从哪吹来的风,都说粮食要紧缺、涨你没商量。

危机派认为,手中有粮,心里不慌,万一真沦落到直播吃土咋办?

乐天派呢?对抢粮的人嗤之以鼻:尕黑驴放屁,自惊自诧。

天塌下来还有大个子顶着哩,你一米七的撒啥急?

还有一派很佛系:生亦何欢,死亦何苦?

你抢你的米面油,我漫着花儿晒热头。

抢还是不抢?这是个问题。

正反两方祭出道德大棒、毒舌神功,大战了二十回合。

正当自由辩论难舍难分时,江湖上已经刀光剑影了。

抢粮先锋队一干人马,已经冒着淅沥沥的小雨,奔赴粮油市场的前线了。

连我这个一向很淡定的油锈大叔,都有点坐不住了。

前线传来警报:超市里的米面摊子,比舔的都干净。

我捋了捋四天没刮的尕胡子,嘴含食指做沉思状。

说实话,作为红旗下的蛋,我从小没挨过饿。

生长在希望的田野里,被和暖的阳光照耀着,像花园里花朵真鲜艳。

中国人的挨饿记忆,那是60年前的事了。

我的父母,就是亲历者。

挖草根,煮树叶,吃三合粉(苞谷楔子、糖萝卜干、红薯干之类),戳榆树皮……

有忍不住的,把刚下地的大豆籽、洋芋籽刨出来,连粪带泥塞嘴里。

被农业社的队长看到了,吃不了兜着走,说不准皮鞭就抽过来了。

听父母讲起这些往事,我只惊叹,并不刺痛,毕竟没有亲历过。

我阿大阿娘也不指望我能理解:你们可能还不相信,就当听了个古今吧!

以前我们老反对父母种地:一亩赚不了三百块,累坏了胳膊腿,住个院三千大,驴价大过马价了!

荒就荒了,长草也挺好,退耕还林,就当为国家做贡献。

我阿大笑了:尕娃,千辈万辈,都离不了粮食,不能撂荒了地。

我也就呵呵了:种子,薄膜,化肥,犁地工钱,一亩打六七百斤,值几个钱?弄不好还要倒贴。

好说赖说,父母总不肯抛弃土地,除了山大沟深,实在没办法的坡地。

在父母坚持下,我们和土地的维系还没有一刀两断。

庄子里,九成的地被苞谷当了霸主,剩下的是洋芋、麦子、芥子之类。

不管苞谷洋芋,反正能饱肚子,填坑不要好土。

现在看来,满脑子青铜器思想的咱爸咱妈,也有蒙对了的时候。

到底应不应该存粮呢?万一有一天,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了呢?

我的看法,家里没地的,存两三袋放着,然后把心放到大校场里去吧。

家里有三亩薄田的,就不要凑这个热闹了。

白天洋芋菜,晚上菜洋芋,要想生活改善哩,洋芋的头上抹蒜哩。

我问父亲:大家都在抢粮食,情况没那么严重吧?

我爸很坚定:没事,真没粮,国家不就乱了?放心吧,不会的。

所以,我希望大家也要像我爸一样,坚定四个自信。

天天喊厉害了我的国,可别老玩四川变脸戏了。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linxiazx.com/lxsjj/1323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