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2/31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北京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jzpj/
<

八坊十三巷内

每条街巷几乎都有铜像

它们不动声色的屹立在那里

无声地诉说着过往的记忆

国庆一路“铜”行

让我们一起在八坊十三巷听

“铜话”故事

◎图片:八坊十三巷

01

历史记忆

拥政巷的巷口,一组行进中的马帮铜像栩栩如生。作为古丝绸之路南道要冲、唐蕃古道重镇、茶马互市中心,临夏素有“西部旱码头”“东有温州、西有河州”的美誉。

古丝绸之路的打开,让商贸经济在临夏大地遍地开花。由此,在漫长的商贸路途中马帮运用而生,成为当时各地商贸经济往来的重要载体。

◎图片:茶马古道

从石桥巷进去,一组展现“丝绸之路”的铜像屹立在眼前,极其壮观,铜像上雕刻的人物眼观前方,目光如炬,威风凛凛,像是一群探路人,在探索未来的路。

时光回到多年前,西汉使者张骞沿着这条路,开辟了连通中西方的丝绸之路,大大促进了中国与亚欧其他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

在充满传奇色彩与浪漫神韵的丝绸古道上,在辽阔的中国西北腹地,临夏传承着丝绸之路两千年的辉煌与梦想,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图片:丝绸之路

02

儿时记忆

小时候,巷道里总会有骑着自行车来卖雪糕、卖糖果的人,吆喝声一响,家里的小孩们便诱不住馋人的美味,会跟家长要上几毛钱去买。

几个小伙伴坐在一起吃雪糕的场景,是小时候关于夏天最幸福的记忆了。

◎图片:买雪糕

到了冬天,最期盼听到的声音大概就是巷道里不时传来的一声“巨响”了。“砰砰砰”,一声声“巨响”下,可以看到家家户户拿着放了玉米和柴火的簸箕排成的长队。

冬天窝在家里看剧,爆米花是最不可或缺的吃食,健康又美味。

◎图片:爆米花

还记得小时候长长的课桌和凳子吗?那个时候教室的课桌和凳子是连在一起的,一个人挪一下,就要带动另一个人。

“你起来下,我拉下凳子/桌子”,是不是你和同桌最常说的话。

◎图片:上课

还记得小时候和小伙伴放学后在巷道里溜铁圈、跳方格、打沙包的场景吗?那时物质并不富裕,但是欢乐总是那么简单。

简单的一个沙包、一个铁圈,都足够撑起一天的快乐。

行走在八坊十三巷的巷道里,流连于这些铜像间,总能被勾起一些温馨的儿时记忆。然后我们会不禁感慨:我们终究是长大了啊。

◎图片:跳方格

◎图片:溜铁圈

03

美食记忆

“师傅,来一碗炮仗”

“师傅,下的个二细牛肉面”

“师傅,上个手抓”

“师傅,上个茶,刮个盖碗子”

“师傅,上的一碗牛杂割”......

这样的话语每天在临夏的面馆里回响。临夏人的生活离不开面,临夏人几乎每个人都是“面肚子”。

巷道里的墙上,一组饭馆里的日常生活铜像生动形象、惟妙惟肖,手艺精湛的工艺人将临夏人的日常生活“搬”到了墙上。人们每每路过这里,便会驻足观看一番,心里念叨道:这就是我们的生活啊。

◎图片:临夏美食

04

文化记忆

大家听过河州贤孝吗?它亲切、熟悉又易懂,听其就像是给古朴的临夏尕俗话加了些时而铿锵、时而婉转、时而又低落的音调,故事本来平淡,但就是这个音调,赋予了它别样的意味。它受众广泛,通俗易懂,就算是没有读过书的人,也能听懂它想要讲述的故事,并会被其深深吸引。

八坊十三巷里,一位面容慈祥的老人正坐在凳子上演唱贤孝,似乎是在通过贤孝将人们的生活娓娓道来......

◎图片:河州贤孝

05

生活记忆

从细巷进来,穿过红水河桥向上一走便会看到两位老人在聊天的铜像,他们面带微笑、谈笑风生,或聊家国大事、或聊儿女家常,似乎正在享受着聊天的乐趣。

这样的场景,在临夏市的大街小巷里每天都上演着。

◎图片:惬意生活

在它旁边,一位少年正在下棋。眼落棋盘,十分专注。掷棋有声,落子无悔,他在方寸棋盘上与对手博弈,下的不亦乐乎。

◎图片:下象棋

“我的相机在拍夕阳,眼睛在看你,没想到夕阳下的爱意都不如你”......

一部手机和相机,已成为人们记录日常生活的载体。

来,站好,让我们一起对美好生活“咔嚓”一下吧。

00:10

◎图片:拍照

如果你来八坊十三巷游玩

定会被这些铜像吸睛

那些流淌于我们血液里的生活场景

在此刻就会翻涌出无限回忆

任我们流连

任我们随记忆“穿越”

◎图片:回娘家

◎图片:木匠

◎图片:钉碗匠

日子真实留存,八坊十三巷依旧在大夏河边呈现古老风情的神韵。

八坊十三巷,之所以能成为临夏的名片,不仅仅是因为民俗与民风的质朴独特,也不仅仅是记忆中遥远的留存。

在这座城市繁荣的一街幽巷中,那些以各种形态依然铭记与传承的文化印记,让八坊十三巷具有了属于自己的艺术特质。

来源:临夏市融媒体中心

编辑:邓彩霞、任力:,。视频小程序赞,轻点两下取消赞在看,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原标题:《国庆一路“铜”行丨在临夏八坊十三巷听“铜话”故事》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linxiazx.com/lxsjj/1338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