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深巷诵茶经“花儿之乡”、“彩陶之乡”和“牡丹之乡”的盛名之下,再多插一句“茶马重镇”,想来河州人也是笑而不答。正是因为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感同身受,河州人民的精神记忆才是充实的。在河州数千年文明演进史中,茶马互市是重要的一章,草蛇灰线、伏脉千里,至明代蔚为大观,将一份国家级的精神财富留诸后人。 青藏的皮毛云南的茶,茶叶啦换了个骏马,河州的商人走天下,大市场开出了鲜花。西部的早码头名声大,工艺毯销到了欧亚,黄河上长大的河州娃,尕生意做了个潇涵。 茶叶啦换了个骏马,说的是河州以茶市马的传统,对于河州商贸有着非常巨大的促进作用。 《河州志》记载,河州设有大市、中市,交易粮食、牲畜、山货等,三日一集,设立商人居住的客店有十八个,四方商贾争相居住,河州地处中原与藏族群众聚居区贸易的枢纽,茶马贸易上规模、上档次,制度化、系列化,每年进行茶马交易,少则几千匹,多则上万匹,万马腾痛,殆成云锦,数年之间,河州之马多如鸡豚之畜。 河州商贸的兴盛,不是一朝一夕之故,而是明代开始的茶马互市文化从内在的一种制约和规定。 河州,甘肃临夏的古称,前凉太元二十一年,张骏第一次设立了河州,以黄河而得名。这一名称从年一直到年,使用了一千五百多年。民国时期曾短暂地改为导河,其名称来自于大禹治水的古老传说,相传这里是大禹治水的地方,远古时候积水成灾,大禹自临夏积石山“导河积石,至于龙门,入于海”。年,因临夏市南面穿境而过的大夏河,为黄河一级支流,是临夏市最重要的水系,更名为临夏县。这就是花儿中所唱的“黄河上长大的河州娃,尕生意做了个潇酒” 的缘由,它的流传和黄河文化的雄浑豪迈、泥沙俱下一脉相承。做生意需要诚信和信誉,公道人心,自不待言。到了河州的人,先把生意谱放下,听听明代进士解缩的故事。解细,字大坤,号春雨,明朝洪武年间被朝廷贬谪到河州,职务为翰林院庶吉士。谪居河州后不久,重新被起用,历任翰林待诏、翰林学士兼春坊大学士、文渊阁学士、首辅大臣,主持《太祖实录》、《永乐大典》的编撰和修订工作。一生为官清廉、为人正派,刚正不阿。明太祖洪武二十一年,朱元璋在御花园诏见进士解绪,面对一片花团锦簇、莺飞螺舞的大好春光,大概也是有些春困,遂命作诗。解沉吟片刻,即脱口而出: 没漫春风入年品,绿柳舒叶乱莺调。君王不肯误声色,何用辛勤学舞腰。 这令朱元除大为惊叹,本来是让颇有才华的解绍做个应景诗,抒发一下内心的情感,没想到解绍这般忧国忧民,还有意外的收获,遂对解绍另眼相看,觉得这个小伙子当为国家栋梁。不久,在宫廷大庖西室里,朱元璋又对解绪说:“朕与尔义则君臣,恩犹父子,当知无不言。”解绍听完话,写下了《大庖西封》、《太平十策》等奏议,把明初的文字狱等一系列的苛政列举出来,并提出了革除茶马贸易积弊,重视农业经济发展的治围良方,颇得朱元璋的赏识。 后因直言敢谋,被奸竟候臣谗言建文帝朱允效,被谪贬至河州任礼房吏。从春光满面到满目疮费,29岁的解错登上河州古城的北城楼上,面对一派空阔疏廖的边地胜景,慨然写出了《登镇边楼》:说树睛云万里秋,思情独上镇边楼。几年不见南来雁,真个河州天尽头。从中可以看出他的秋思,让这个年轻人的心中郁结了太多的伤感和苦闷,后两句更是透出了对边地苦寒生活的一种自嘲。 这是在洪武三十一年,随后的解绪,好像变了个人似的,从后面的诗作中再也看不到一丁点儿的困领和不安,对前途莫测的担忧,一片秋思都化为春雨,那些前途未卜和天折的抱负,都已经转危为安,再也没有身在异乡为异客的陌生,而是满心欢愉,有点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感觉。 且看他的《寓河州》:只道河州天尽头,谁知更有许多州。八千里外泥巴国,行客经年未得休。 河州处于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农区与牧区的过渡带,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特殊的生活方式,决定了河州在历史上扮演的古丝绸之路南道重镇的国际贸易角色,唐蕃古道、茶马古道也在此汇集,当时的商道自东北渡黄河入境,沿青藏高原东部边缘西出河西走廊,直通中亚西亚乃至欧洲。诗中的泥巴国可能是在连接东西方的商路之上,活跃的大食人、波斯人和中亚栗特人,通过河州摩肩接睡的商队、行客,与他们一道接踵而来的异域文明,让解细的视野从中国的天尽头,一下子开拓到外邦、到中亚、到欧洲、到世界。 河州不再是那个蛮荒之地,不再停靠他无边的秋思,通过贸易和对外开放,河州摇身一变,成为丝路枢纽、茶马重镇,每天把玩新奇玩意的介绍,连读书的时间都没有了,业余时间全用在畅游上面。也好,旅游本身也是一种学习和积累,当他重新被朝廷起用后,主持《太祖实录》、《家乐大典》的编繁和修订工作,河州期间的生活,带给他多少基层经验,传递给他多少正能量,这不是没有联系的,身心欢愉是创造性工作的前提条件。河州的生活极大地鼓舞了他,在编书的过程中,抱着 “为尊者讳”的态度,有些地方还是采取了“春秋笔法”,不直书其事,但严谨细致的他,又提了多少直陈时弊的治国良方,这些关乎国之本末的建议和意见,都得益于他在河州的谪贬生活,而非委身一方书桌,讨教古籍所能得来的。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linxiazx.com/lxsjj/1359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