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力发展特色种植百亿级产业,全州已完成特色产业种植面积万亩; 以打造百亿级畜牧产业为目标,全力推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全州牛存栏55.25万头,羊存栏.60万只,规模养殖场家,规模养殖户户; 以加快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为重点,持续加大龙头企业内配外引力度,培育州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家,农业产业化联合体8家; …… 如今,行走在我州广袤的农村大地,田畴沃野处处涌动着发展的活力:乡村面貌更美了、农业产业更旺了、农民的口袋更鼓了、农民的思想更活了……高效经济作物已逐渐取代传统农作物,成为群众主选的产业。 仓廪实而民心安,农业强则百业兴。今年以来,州农业农村局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努力打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攻坚战,全力打造特色种植和畜牧两个百亿级产业,高质量推进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全州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总体良好,保持了稳固向好、稳中有进、稳步提质的发展态势,描绘出了一幅幅希望田野上“绿富美”的动人画卷,奏响了一曲绿色崛起的雄浑乐章。 调结构 推进富民产业发展 农业兴则根底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 今年以来,我州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突破口,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统揽,以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为目标,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六稳”“六保”要求,不断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努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大幅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食用菌种植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和政县富有活力的新产业。“我们这里以前种小麦、油菜、洋芋,丰年时一亩收入最多五六百元,但种植赤松茸收入高,简直就像在地里种黄金!”和政县松鸣镇狼土泉村村民宋生文说。 今年,和政县积极扶持夏润公司流转土地亩、大庄村流转土地亩建设赤松茸种植基地。同时,引导县扶贫开发公司、2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流转土地亩,发展赤松茸产业。 和政县立足区位优势,大力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有效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我州积极发展富民产业,有效增加群众收入的一个缩影。 实现高质量发展,基础在产业、潜力在产业、希望在产业。为此,今年以来,我州农业农村部门在守住耕地红线,保证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始终把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作为实现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的关键举措,按照州委安排部署,紧紧围绕我州独特的区位优势和特色农产品资源优势,紧锣密鼓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持续推进农业保险,加快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培育壮大食用菌、中药材、高原夏菜、百合、经济林果、观光农业等富民产业,为“十四五”时期工作开好局、起好步奠定坚实基础。 如今,漫步我州城乡,可欣喜地看到,从康乐、永靖香菇,东乡黑木耳到和政赤松茸再到临夏县的羊肚菌,食用菌产业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到处是大棚建设、菌棒制作、香菇种植、市场销售的喜人局面,“一亩园十亩田,一亩菌十亩园”的效益正在实现。食用菌已名副其实成为我州“牛羊菜果薯药菌”七大特色支柱产业之一。 兴牧业 打造畜牧百亿级产业 走进康乐县虎关乡上沟村村民马克德家的养殖圈舍时,他正忙着给羊添加草料。早年间,马克德一直在养牛,由于缺乏养殖技术、养牛成本高、见效慢,收入不理想,成了他致富路上的“拦路虎”。不甘贫困的他,积极向其他村民学习养殖经验,探索致富办法,经过几年的不断摸索,发现养羊比养牛投资成本低、收益更快,村上一部分养殖大户靠养羊赚了不少钱。 短短两年时间,马克德的羊棚里杜泊羊已发展到50多只,成为村里的养殖大户。“现在的养殖可不像以前那么简单,还需要不断学习养殖技术。我隔三差五就到邻居家请教养殖方法,经过学习,羊的成活率、防病率高了很多,眼下出栏又能挣2至3万元。我现在只想踏踏实实养好羊,不断扩大养殖规模,加上儿子儿媳在外打工挣钱,相信一家人的生活会越来越好。”马克德高兴地说。 像马克德一样,如今的上沟村家家户户通过发展养殖产业,走上了致富路,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 牛羊养殖一直是我州的传统优势产业,群众擅饲养、会经营。如何持续做大做强这一传统优势产业、延伸产业链条、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成为各级农业农村部门的“新课题”。 为此,州农业农村部门以打造百亿级畜牧产业为目标,以“一群两区三基地”建设布局为基础,坚持规模养殖和千家万户养殖相结合,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做好动物疫情防控和卫生监督工作,不断提升“甘味”临夏特色农产品品牌质量,走出了一条“育、养、销、肥、种”一体的循环发展路子,延伸了畜牧产业链条,打响叫亮临夏牛羊肉绿色品牌,推进全州畜牧产业高质量发展。 强装备 为农业插上科技“翅膀” 今年3月,一场以“推广现代农业机械助力乡村振兴战略”为主题的现代农业机械展示展销活动在大夏河畔举行,81家企业、23个展台、22个展区、台机具……是全省规模最大、参展企业最多、展出农业机械种类最全、机械现代化程度最高的一次盛会。 “今天我们专门过来看一下展出的大型拖拉机,合作社主要种植玉米,以前的小型拖拉机已经不能满足种植需求。今年的补贴资金比较高,我们看好了这台‘东方红’,准备买回去。”临夏县安家坡乡黎农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周文俊对自己选中的农机具很满意。 这一场高规格的农机盛宴,不仅让广大农民群众开阔了眼界,感受到科技改变农业生产方式的无限可能。 没有农业机械化,就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机械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今年以来,州农业农村部门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认真落实各类奖补激励政策,加快推进现代农业机械的使用,充分利用冬春农闲时间,广泛扎实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为农业机械化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推动全州以食用菌为主的7大特色产业农机装备水平和作业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结构进一步优化。截至目前,全州共完成机耕面积.76万亩、机播70.93万亩,机械化铺膜44.94万亩,完成机械深松整地作业面积6.08万亩,培训农机手人,投入各类农业机械3.28万台。 从传统的“镐锄镰犁”到现代农业机械,我州农机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民的“金扁担”不仅挑得越来越好、越挑越稳,也挑起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底气和希望。 沃野春潮涌,扬帆正当时。如今,伴随全州上下奏响农业兴、农村稳、农民富的时代强音,一幅生机勃发、生态秀美、生活富裕的壮阔画卷,正在临夏这片热土上徐徐展开。 来源:民族日报 原标题:《奏响新时代田园牧歌最强音——年上半年全州农业农村工作综述》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linxiazx.com/lxsjj/1360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