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政自然遗存和人文积淀丰厚。是和湟花儿的发源祥地之一,一年一度农历四月二十八的松鸣岩花儿会规模盛大,西北闻名,被中国民协会命名为"中国花儿传承基地"。 有松鸣岩、太子山、铁沟、寺沟等为代表的旅游胜地10多处; 有达浪乡郑家坪"齐家文化遗址"为代表的旅游胜地15处; 有占据"世界六项之最"的古动物化石及出土地30多处; 现存滴珠山公园的"悬壶点漏"四字是明代大学士解缙被贬河州时所书仅村的两处遗笔之一。 松鸣岩 松鸣岩,为国家级AAAA森林公园,位于临夏州和政县南25公里处的太子山林区,距兰州市公里。因每当风起,松涛大作,奔腾砰訇,如战鼓擂擂、似马奔腾而得名。早在元代,就有人在此凿洞塑佛,修庙建寺,修行隐居,明代初具规模,为古河州八景之一。 每逢农历4月26日至28日(俗称四月八),当地群众和外地游人便前来游览山水,演唱“花儿”举行一年一度的松鸣岩“花儿盛会”。 和政古动物化石博物馆 和政古动物化石博物馆位于和政县城东,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和政县出土了大量珍贵的古动物化石,迄今已征集到多件化石标本。 在距今万年-万年的中新世纪,临夏盆地曾是亚热带--暖温带气候环境,是远古时代各种动物繁衍生息的乐园。由于受到青藏高原隆升变迁的影响,气候逐渐变冷,环境日益恶劣,从而形成了今天珍贵的古脊椎动物化石。 收藏于博物馆的古动物化石,是世界文化遗产中的一朵奇葩,打开了人类窥视黄河古文明的窗口,掀起了沧海桑田的又一层神秘面纱,把我们的想象带到了遥远的洪荒时代。 和政太子山 太子山又称大峙山,位于和政、临夏县境内。由母太子山和公太子山组成。 相传秦始皇长子扶苏,曾带兵征战于此,太子山由此而得名。太子山顶峰海拔米。山顶白色的岩石熠熠生辉,裸露的山骨终年积雪不化,有雪山之称。 这里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鲵(娃娃鱼)繁衍的天然乐园。 和政铁沟 位于和政县城南20公里的太子山脚下,景区呈峡谷状,纵深15公里。峡口有炼铁遗迹,峡内群峰错落,突兀挺拔,形态各异。峰回路转之际,天然草场如绿绒地毯平铺于地,令人心旷神怡。 和政柳梅滩 柳梅滩风景名胜区位于县城以南的太子山脚下,距和政县城25公里,包括柳梅滩、大湾滩、麻崖等景点。 景区内景秀、水清、峰奇。 和政寺沟 寺沟是狮子峰和象山之间的峡谷,位于县城南20公里处葱花岭下,在峡谷中建有佛寺,故寺沟又称小普陀山。峡谷内还有瀑布、"油缸池"、"摸子洞"等景点,瀑布跌三级断崖而下,水声如雷、雾气弥漫。 美丽的地方有美丽的传说,相传东海岸有一个石洞,有姐妹三人在那儿-成菩萨,她们想到内地找个安静、幽雅、秀美的地方进行再-,来到和政就迷上了松鸣岩、湫池沟、寺沟三处地方。因为路途遥远,到篙支沟口,二姐脚痛走不动,便留到湫池沟,三姐到新营寺沟,大姐到了松鸣岩。她们来时每人各带着一种特殊礼物,大姐带的是松籽,就撒了松鸣岩,现成为茂盛的松林。三姐带的葱花,撒在寺沟背后的石山上。二姐带的何物,老人们已不清了,善良、美丽的三姐妹从此坐落于三处,她们的灵赋矛高山绿草的,就形成了山川秀美、景色迷人的风景旅游区,吸引着许多游客,流连忘返。 和政半山遗址 时代:新石器时代 中国黄河上游新石器时代晚期马家窑文化的遗址。位于甘肃省和政县洮河西岸的二级阶地上。半山遗址是若干墓地和居住址的总称,包括瓦罐嘴附近的居住址、瓦罐嘴墓地、半山墓地、边家沟墓地、王家沟墓地和半山以南瓦罐嘴以东的一个墓地。 边家沟墓葬的死者系一位40岁左右的男子,头朝东南,侧身屈肢。随葬品比较丰富,计有1件磨制石斧、1件半打半磨的石锛、2件砺石、8件彩陶罐和4件夹砂陶罐。彩陶纹饰的最大特点是用红黑相间的锯齿纹构成漩涡纹、菱形纹和葫芦形纹等,还有棋盘格纹和瓜子纹。 和政清虚观 清虚观位于和政县城西北面的龙泉后山坡,是县城的至高点。每逢宗教盛日,观内灯火齐明,钟声悠扬,信徒云集,烟火旺盛,是汉族群众宗教活动的主要场所。 清虚观始建于清光绪辰年间,自年搭建后,现占地六亩,建筑面积平方米,规模实为宏大,建筑规格均为我国独特的古典式,明担架斗拱,飞檐翘阁。 赞赏 长按北京看白癜风效果最好专科北京中科医院是骗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