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辞退的阿訇们马得成由于出生在一个传统的阿訇世家,我对于西北传统的阿訇们的生活状况有较多的了解,此处所说的传统阿訇指的是没受过或较少接受汉语教育,从小接受清真寺经堂教育十多年,毕业穿衣后被聘为清真寺阿訇。之所以在此详加解释,主要是想把这些阿訇与从阿语学校毕业或从国外留学回来后进入清真寺开学的阿訇加以区别,在后文您会看到这一点非常重要,虽然表面上看起来他们都是清真寺里的开学阿訇。先说一个案例(不知称为案例是否合适),有一位我熟知的阿訇,他就是前文所界定的传统的阿訇,从小就在西北各地清真寺求学,包括临夏、兰州,甚至远至新疆,家人非常支持他念经,尽管家境不是很好,他自己也很刻苦用功,十几年的求学经历,使他的经堂教育水平很好,在周围的满拉阿訇中也较有名气。他也顺利地开上了学,先是较小的一座清真寺,后来几年间从农村的小清真寺被聘到镇上,又被聘到县城,在西北一个以穆斯林人口为主的县城里任清真寺阿訇,受到众人的尊敬,他个人也意气风发,踌躇满志,想在他的任期内干出一番事业,他家人甚至整个村庄也以他为荣。与这些表面的荣誉相伴随的是较大的经济收入,所以他家人的生活也越来越好,两个孩子都上学,一在阿语学校,一在汉语学校。这是一个幸福的家庭,至少目前为止看起来是这样。可是接下来这个家庭开始发生了变化。由于某些原因,他不能继续在这个清真寺任教,只好辞学。辞学后的阿訇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维持家人的生活,父母亲已是老弱之躯,两个孩子还在上学,他的青年时期都是在清真寺度过的,家人供他上学,毕业后还是在清真寺,只是以阿訇的身份,向教民们传授教门,向满拉们讲解经文。所以直到现在,快奔四的人,他从来没有为生计考虑过,因此既没有谋生的技能,也没有相关的在社会上打拼的经验,而老人孩子都等着他来供养,这时他开始第一次感受到了生活的压力,而这压力一来到就显得很沉重。他靠着开学时积下的的人脉从银行贷款,学人做生意,但很快连本钱都差点赔光,一个刚从清真寺出来的人,在商场上跟一个婴儿差不多。那一阵子,他整天呆在屋子里,我去看望时强烈地感受到他的烦躁与不安,一边是一家人等着吃饭的嘴,一边是银行不久到来的催款,他只好让在阿语学校上学的大儿子辍学去打工,在这种处境下他顾不上考虑孩子的将来了,当务之急是解决一家人的吃饭问题。而过了不久出去打工的大儿子又得了一种很难治好的病,需要长期吃药控制,一旦停药就有生命危险,一月的药费要三百多,对于这个家庭来说,这无疑是雪上加霜。至于后来这家人是怎么度过难关的,我在此不想多说,总之是很艰难,一位一年前在县城最大的清真寺之一开学的阿訇,每次聚礼给上千人讲沃尔子,每天给上百的满拉讲经,受到那么多人尊敬,作为很多父辈鼓励孩子念经的榜样的阿訇,仅仅过了一年的时间,其生活处境的变化之大,让我觉得不太真实。我所讲的案例到此为止,也曾见过阿訇辞学后在马路边摆地摊的,心里很难受,我相信像上文提到的这种阿訇,像这种家庭还有很多,下面谈一下这件事带给我的一些思考:首先是近几年来人们对阿訇的态度的变化。还记得以前我们村清真寺的一个老阿訇,每次他从村子里经过时,那些打牌的、赌博的人们就像见了警察一样迅速逃离现场,或者藏起罪证,因为那个老阿訇只要看到村民打牌赌博,会毫不留情地将他手里的拐棍抡过去,而村民没有任何怨言。大家对老阿訇是心服口服,且表现的非常尊重。如今,打牌赌博的人看到阿訇时不再那么躲避了,也没见过哪个阿訇去正面干涉,只是在聚礼的演讲中会给予训戒,而且用词极为委婉。当然,这只是我举的一个例子而已,人们对阿訇尊重程度的降低表现在其他很多方面,只要你稍加留意,就不难发现。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呢?我想从开头举的那个案例可以得出原因,明确地说:就是阿訇的生活是靠着教民们维持的,一旦阿訇辞学后,由于传统的经堂教育缺乏俗世生活所需的知识,满腹经文知识的阿訇们却很难维持家人的基本生活—阿语学校毕业的阿訇就不同,他们有更多的谋生技能,所以我看到阿訇们为了保住任教资格而委曲求全,生怕得罪教民而在对违反教法者训诫时的用词谨慎,看到某些权势者在阿訇面前的嚣张跋扈。我想这才是最根本的原因吧。现在在清真寺学经的满拉越来越少,很多的清真寺尤其是山区的已经招不到满拉,平时只有阿訇一个人独守空寺,维持着一个者麻体的教门生活,一旦阿訇有事离寺,清真寺就听不到邦克声了,也许这跟阿訇们的生活处境有一定的关系吧。如何才能改变这种局面呢?如何才能使那些为维持宣传教门做出巨大贡献的阿訇们过得更有尊严呢,尤其是在他们辞学后?我觉得这是一个值得我们大家认真思考的问题。 听说现在国家对在职的清真寺阿訇有生活补助,不过更需要的是那些已经不在职的阿訇们,而他们是没有补助的。看着那些辞学后的阿訇们在生活的道路上辛苦奔波时,心里的感受总是很复杂。我曾经是那么虔诚地举意以后要成为一名阿訇,爷爷叔叔辈中又有那么多的四近知名的大阿訇,那会儿我是多么骄傲啊,总是向别人炫耀我家是阿訇世家,不知随着时代的发展,阿訇们的生活还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作者为甘肃广河某中学教师) 《我们》杂志一本穆斯林公益性刊物我们渴望以文化、思想为主导形式坚定行走在信仰和正义的道路上我们呼吁知义的同道并肩而行并期待您的赐稿,或捐助投稿邮箱womenzazhi.口碑好的白癜风医院口碑好的白癜风医院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linxiazx.com/lxsjt/184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