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一谈临夏回族谚语 编辑 一株树marayam 临夏作为仅有的全国两个回族自治州之一,这里的民间谚语包罗万象,极其丰富,它是回族人民运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语言特点来反映生活经验、生产经验、社会斗争经验以及历史经验而创作,它也是回族民间文学的艺术精华、知识宝库和百科全书,更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历代的回族人民用它待人处事、教育后代、处理日常生活中所发生的一切事情,伴随着回族发展的历史像口头禅一样源远流长,真实地记录了这个民族特有的文化现象。 伊斯兰教特有的文化形态在临夏民族思想中占有支配地位,回族人民直接受伊斯兰文化的熏陶和影响,因而,回族谚语所反映出来的民族宗教色彩也十分浓厚。例如: 回回不抓隔夜仇。 宁叫人头高杆挂,不叫汗气失给他。(“汗气”即民族气节) 呼达的拨派应受哩,色拜布要个家做哩。(“色拜布”指人的主观能动性,“个家”即自己) 人的千算万算,不如呼达一算。 吃利放账是海拉目。(“海拉目”即非法的) 舍散乜贴是色瓦布。(“乜贴”即捐助,“色瓦布”即功德) 索得格挡白俩哩。(“索得格”即施舍,“白俩”即灾祸) 从这些谚语中我们也了解到伊斯兰文化对回族人民心理素质的影响、伊斯兰教在回族人民心目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回族人民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除了民族宗教谚语之外,临夏回族谚语还包括道德谚语、劳动谚语、地理谚语、经商谚语等,可谓内容丰富,应有尽有。 其中道德谚语表现了临夏回族为人处世,待人接物中的高尚品质和道德情操。 比如“见面说个赛俩目,揽了一份色瓦布”,“赛俩目”和“色瓦布”都是阿语,“色俩目”是问候语,“色瓦布”是感谢词,在这里还含有“无限好处”的意思。谚语内涵丰富,从中可以领略到回族的道德修养和道德风貌。 回族还提倡孝敬父母,并且把它提到相当高的位置来教育儿女。同时,要求人们忠厚诚实,不要做贼编谎,不要背谈别人,不要揭人之短,要宽厚待人,不要口是心非,不要贪图财帛;崇尚廉洁,斥责没有羞耻的人。同时,讽刺、训诫与上述美德相违背的人。例如: 天堂就在父母脚下。 不孝顺父母的人,永世不得脱离。 有钱使在父母上,有钱散在穷人上。 树要小樵,人要小教。 除此之外,临夏回族谚语还表现在生活的各个细节各方面,比如,“地是刮金板,人懒地不懒““大匠手里无废物”、“艺高人胆大”等赞美劳动,教育人要勤劳的劳动谚语;“蚂蚁搬家蛇过道,大雨必来到”、“要得庄稼好收成,晚上下雨白日里晴”、“要的晴,四山里明,要得下,天中间划”等是农民、渔民、牧民看天经验的艺术概括的气象谚语;东乡三件宝:“洋芋炒面烂皮袄”,而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提高,于是便出现了东乡三件宝:“洋芋手抓白皮袄”的新谚语了,这些形象地概括了地方的山川物产特点,反映了地方的风俗习惯的谚语就是临夏回族的地理谚语;还比如教育人们如何经商的谚语大买卖要守,尕买卖要吼、满天要价,满地还”、“袖筒里的买卖,两个人知道”“早知三日事,富贵一千年”等。 临夏回族谚语就像一部无形的百科全书,具有口语性强,通俗易懂的特点,很多临夏人可能没有刻意去学习过这些谚语,但是在耳濡目染的过程中,也会在生活中得以运用,有时甚至会得以改变和发展。 临夏人民一直都以临夏的传统回族文化为骄傲,可谓是日照龙鳞万点金, 而谚语作为其中的精华,也在继承的过程中发展,发展的过程中得以创新,最后得以在临夏传统文化中闪闪发光。 参考文献:《临夏谚语拾锦集》、《浅谈临夏回族谚语》 图片来源于网络 1.临夏全导航现已入驻今日头条。订阅临夏全导航头条号,浏览更多临夏新闻,更深层次的了解临夏当地风土人情,掌握最新资讯。 2.印象河州电商已火爆开售: 扫描,即可购买和了解更多的商品 备注:合作事宜请联系老五(:jiu9nz)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更多优惠尽在全导航生活圈。↓↓↓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哪家白癜风医院最好北京看白癜风疗效最好专科医院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linxiazx.com/lxsjt/204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