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队!排队!站脚的地方都没了。” “我都被挤出来了!” “真想给你们看看一整天的客流量,可惜只能看几秒。” “你能相信这是你眼中的尕临夏吗?” …… 5月以来,八坊十三巷手工艺馆蛋雕达人杨星国几乎每天都要在朋友圈这样开怀地“嘚瑟”一下。 近年来,临夏市以创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为契机,全力推进全域全季节旅游,成功打造了东郊公园、人民红园、大夏河、红水河和八坊十三巷等旅游名片,不仅让居民有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还向外界有力地推介了兰州一小时经济圈上这颗璀璨的明珠。在为期半个月的第二届河州牡丹文化节上,临夏市接待游客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54亿元,与第一届河州牡丹文化节相比,增幅分别达到%和%。日前,记者走进临夏市,感受到节会的综合效应还在持续升温。 园林胜景 “临夏好,最忆是红园。”人民红园,位于临夏市区西北角,原是红水河畔的草树滩,年开辟为园林,是一处以古典建筑、花木盆景和水景为主体的庭园式公园,也是临夏州内唯一录入“中国旅游名胜大辞典”的公园。整个园区分为三部分,前院是花园,中院是建筑群和人工湖,后院为动物园。走进园区,玲珑的江南园林和恢宏的民族建筑间,游客来来往往,有的闲适漫步,有的悠然小憩,有的结伴溜娃,还有的围在一起喝茶聊天,古朴、厚重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当地游客陈晨说,在她小的时候,人们说起临夏市也就“一条街、一座公园”,现在真的是“人在园中坐,景自四边来”。 东郊公园是临夏市东城区最大的中心绿地。园内建有人工湖、花架长廊,水杉长廊、牡丹园、胡廷珍烈士纪念碑等多处景点,是一所集观赏、旅游、娱乐、休闲为一体的新型综合公园,年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平均每年接待游客55万人次。记者到来时,郁金香开得正盛,连片的玉白、嫩粉、艳红、暗紫,锦缎一般夺目。这里是众多旅行社临夏游的必到景点之一,在记者参观的一个小时里,就有五六个旅游团擦肩而过。园区的水上游乐项目和青少年课外活动中心吸引着广大青少年,很多当地居民带着孩子前来游玩,爽朗的笑语、嬉闹的身影,在绿树掩映下格外怡人。 临夏市根据区位和产业优势,按照“园在城中、城在绿中,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总体思路,结合依山傍水的特色,构建大环境空间景观绿化格局,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筑与绿地协调发展、城区与环境相互共融的绿地建设模式,实现了城市生态园林绿化系统的良性发展。截至年底,全市建成区绿化面积新增8.2万平方米,城市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分别达到7.83%、16.35%和7.8平方米,同比上年增加了1.11%、7.95%和1.5平方米。东公馆、枹罕山庄、王竑文化博物馆、胡廷珍烈士纪念馆等众多景区景点都得到完善的保护和发展。 花卉为媒 “白牡丹白(者)娆人哩,红牡丹红(者)破哩;绿叶儿配上,骨朵儿打上,清水儿浇上,花园里开哈的漂亮呀。”河州人喜种牡丹、爱浪牡丹,早在多年前,就有栽培牡丹的历史记载。 花开时节,牡丹是临夏儿女喜迎八方来客的请柬。走进南滨河东路十里文化牡丹观光带,蜂飞蝶舞,游人如织,间或还有来自青海、新疆等地的旅游团。兰州游客马雪萍携母亲、姊妹及孩子,一家十来口人组团前来。虽然花开已到末期,深色的有些萎谢,浅色的尚好,挤在人群里的她还是连连惊叹:“从没见过这么多的品种,太漂亮了!”70多岁的赵老太太第一次来临夏,问及游览感受,她高兴地说:“好着呢,人多,热闹!” 临夏市建成区内牡丹栽植主要集中在大夏河30里风情线及人民红园、东郊公园。其中,河州大道(北滨河西路)与南滨河东路十里文化牡丹观光带内有紫斑牡丹余种7.5万株;人民红园有紫斑牡丹54种株;东郊公园有河州紫斑牡丹1余株,洛阳牡丹余株。状元红、佛头青、白雪塔、粉狮子、玉壶冰心、蕉头朱砂、一窝丝、大藕、小藕、粉荷……每一株都有个好听的名字。大片连畛的花朵,唱响了“牡丹随处有,胜绝是河州”的华美诗篇,对提高城市品位,打造商贸旅游新名片,实现临夏转型跨越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年,临夏市还分别在中心城区重要路段、标志性场所和河州大道等区域,大面积选用菊花模纹图案栽植各类时令花卉,铺设观光游步道,为市民、游客休闲观光创造更好的条件,真正实现春赏牡丹秋观菊,以花为媒引客来。 两河一坊 大夏河是黄河一级支流,也是临夏市的母亲河。多年来,河道一直处于半干枯状态。年3月,临夏市开工实施大夏河30里风情线防洪及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在大夏河第一大桥以下5公里河道内,修建11座水力自控翻板闸坝,通过逐级控制水位,在市区形成相当于个足球场大小的水域面积,并利用水势落差形成连续的景观水面;沿左岸堤防堤脚开辟长达4.3公里的亲水平台,平台内侧修建文化墙,种植各类爬墙植物、花卉,局部设置艺术浮雕、砖雕、名人诗词等,改善区域环境,彰显文化底蕴。当华灯初上,顺着亲水平台逆流而上,时而水流潺潺,野鸭嬉戏;时而大浪翻滚,水势滔天。回眸远望,湖面音乐喷泉打造出磅礴的水上景观,六桥飞渡、气势如虹;奥体中心建筑群线条律动,风情浓酽,养育千年文明的大夏河正成为今日塑造山水临夏之魂。 红水河原是一条“龙须沟”,全长13.4公里,从八坊十三巷穿城而过。临夏市先后实施了红水河防洪综合治理工程、河道景观及亮化工程,通过在河床打井引流等措施,将其建设成为一条有小桥流水和亭台楼榭的塞上江南小河。 临夏市还坚持统筹推进商贸、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全力打造八坊十三巷古河州印象,形成了以“两河一坊”为主要内容的临夏旅游新名片。受益于此,杨星国感叹道:“你若盛开,蝴蝶自来。厉害了,我的大河州!” 今天,临夏市以塑造“山水临夏、绿色临夏、美丽临夏、花儿临夏”的文化旅游形象为目标,深入挖掘临夏的历史文化名人、建筑和民间艺术等特有资源,全力推进八坊十三巷古街民居保护性开发建设,统筹推进东公馆、蝴蝶楼等保护修缮工程;大力发展节会经济,完善节会产业链条,形成行业配套、产业联动、运行高效的节会产业服务体系;充分利用新建的奥体中心承接各类文艺演出和体育赛事,深入推进旅游与文化、体育融合发展,全面提升旅游综合效益,力争将临夏市建设成为我省重要的旅游休闲度假基地。 花开临夏,香邀天下。孟夏时节,临夏市向全世界发出邀约——“我在临夏等你!” 来源:甘肃日报记者王莉 扫描下方北京的白癜风那好北京治疗白癜风费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