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的前身是横跨亚欧非三大洲的奥斯曼帝国。想当年,奥斯曼帝国控制地中海和红海,垄断了东西方贸易,逼着欧洲国家不得不大老远绕道非洲好望角,才能与东方的印度和中国贸易。 奥斯曼帝国当年横跨亚欧非大陆 那时,欧洲各国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有的甚至到了要吃土的境地。有时候,你不逼自己一下,就绝对想不到自己还可以如此幸运。自从知道地球是圆的以后,欧洲人为了生计,纷纷开始探索从大西洋直通东方的航道。这个过程让欧洲人意外发现了美洲新大陆,从此,世界格局开始剧烈变化。 西欧人开辟了新航海时代 倚仗新大陆提供的资源和财富,欧洲各国经济,科技和军事实力不断增长,原本牛B轰轰的奥斯曼帝国开始被西欧吊打,不久后,帝国内部的阿拉伯国家又纷纷叛变独立。尴尬的境地让奥斯曼领导人素丹不得不进行改革。 但是素丹的近卫军却极力抵制改革。作为一个伊斯兰国家,素丹的近卫军是被伊斯兰思想彻底洗脑的一群人,对于偏离伊斯兰教法的改革,就算是老大素丹发话,他们也公开抵制。 但是西欧的军事力量不断逼近,再不改革帝国就要灭亡了。急得团团转的素丹一跺脚,直接废掉了近卫军。年,素丹马哈茂德二世取消近卫军,开始了改革。但是这次改革仅仅限于军事,开始用欧洲的军队的装备,训练方法来训练士兵。最重要的是,马哈茂德意识到古板的宗教思想是束缚军队战力的重要因素,于是在帝国的军队开始进行去宗教化,自此土耳其世俗化的军队开始出现。 素丹马哈茂德二世 军队是土耳其进行世俗化最早的一群人,世俗化在军队中有深厚传统,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何军队一直是维护土耳其世俗化的坚定力量了。 此时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是一个奉伊斯兰教为国教的国家,且素丹也是国家的宗教领袖。马哈茂德敢于在自己国家开世俗化之先河,确实需要不凡的勇气和智慧! 马哈茂德的改革十分成功,帝国的军力大增。世俗化改革让帝国的上层人士,包括领导人本身都尝到了甜头,于是,在素丹的授意下,更大规模的改革就此开始。 由于有一支不断世俗化的军队为后盾,奥斯曼帝国的世俗化进展很快。在新的素丹阿普杜拉麦吉德颁布改革法令后,帝国开始在教育,文化,行政领域的全面世俗化改革。在年,土耳其颁布了第一部宪法,这也是亚洲的第一部宪法。这一期间,奥斯曼帝国的世俗化取得了一些成功。 然而,作为一个封建国家,国家政策很容易随国家领袖的喜好而变化,在新的素丹阿卜杜勒·哈米德上台后,他一改以往素丹的改革风貌,开始推行自己的专制独裁统治,实现严格的书报检查制度。哈米德的统治混乱不堪,在他的统治下,帝国的欧洲领土不断丧失,使得国内的基督徒比例不断降低,在其统治后期,帝国内的穆斯林人口比例大大攀升。为了维护自己随时可能垮台的统治,哈米德只能讨好穆斯林,开始提倡泛伊斯兰主义的政策。 阿卜杜勒·哈米德 哈米德的统治不得人心,革命的暗流在国家各处涌动。在年,哈米德被三巨头领导的进步与统一协会推翻。所谓三巨头是指恩威尔、杰马尔和塔拉特三人。虽然帝国依然推举的新的素丹,但是这三人已经成为了国家的实际领导人。 除此三人外,还有一个人非常著名,这就是后来的土耳其国父凯末尔。凯末尔在推翻哈米德统治的过程中功劳甚重,但是他认为军人不应该干政,主动退出了政界。不仅如此,他还劝说其他军官放弃政府职务,这其中就包括三巨头之一的恩威尔。这使得恩威尔对凯末尔产生了敌意,借故将凯末尔调往国外。 三巨头都是名副其实的土耳其民族主义者和世俗改革者,曾经帝国的世俗化改革让他们印象深刻,他们急于再进行一场改革,让帝国再次强大起来。然而,此时一战爆发,欧洲国家纷纷选边站,以备在战争中捞一笔,土耳其也不例外。 但是三巨头运气不好,选错了边,他们选择了德国一边的同盟国阵营。于是待到一战结束,帝国只能作为战败国任协约国宰割。此时的土耳其,可以说是国破家亡,帝国除了土耳其人居住的地方,所有其他领土全部丧失。而且,土耳其境内也驻扎着协约国的军队,土耳其已经完全置于协约国控制之下,大部分领土被法国,意大利、英国和希腊占领,独立与主权根本无从谈起。三巨头由此灰头土脸的下台了。 前景一片黯淡的土耳其,在年,终于等来了救世主凯末尔。凯末尔领导的土耳其独立战争,大大激发了土耳其人的民族主义热情。而凯末尔赶走协约国,拯救土耳其的功劳,使得其在土耳其人心中成为威望甚高的救世主。 军队是土耳其世俗化最彻底的部门,世俗化在军人出身的凯末尔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在土耳其这些年的衰落中,在与西欧列强的战争中,凯末尔深知一个世俗化,现代化的土耳其才是国家的未来。因此,凯末尔一上台,就进行了激烈的,彻底的世俗化政策。 凯末尔废除了素丹和哈里发,接着,又对司法、教育与宗教的分离采取了坚决措施:宗教与教产事务部被撤销,独立的宗教学校被封闭,沙里阿法和宗教法庭被废除,代之以一系列西方法典和世俗法院。在妇女权益方面,废除了多妻制和休妻制。在民族精神上,凯末尔力图发掘土耳其人的光荣历史,使得土耳其民族的概念与穆斯林概念相分离。后来,凯末尔更是废除了伊斯兰教作为国教的规定。 在年后的土耳其宪法中明文规定:土耳其国家是共和的、民族主义的、国家主义的、世俗的和改革主义的!这句话就是凯末尔主义的核心。 在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历史上,世俗化改革给国家带来的进步,给土耳其的知识分子留下了深深的印象,所以一开始,凯末尔主义就得到了国内知识分子的拥护。 在凯末尔的强势推动下,伊斯兰被严格限制在人们的私人生活范围内。但虽然如此,但是广大的底层民众还是倾向于传统的伊斯兰价值。凯末尔打击了伊斯兰势力,但是伊斯兰势力依然根植于土耳其民众之中,一有机会,伊斯兰势力就会想法设法崛起。 土耳其伊斯兰势力的崛起始于年,这一年,继任总统伊斯梅美特·伊诺努做了一件让所有人称道的,政治正确的事,那就是在国家实行多党选举制,也就是所谓的民主。 就如某国禁止裹脚的陋习遭到很多人的抵制一样,在一个伊斯兰文化侵淫了几百年的国家,伊斯兰教在土耳其底层民众中根深蒂固,凯末尔激进的世俗化政策让底层人民非常愤怒。而民主化让反对世俗化的人们也可以表达诉求,这给了土耳其国内伊斯兰势力复兴的机会。 底层人民的愤怒并非因为世俗化给他们带来了坏处,而是因为他们并不适应新的价值观。底层人民的愤怒类似于八十岁的农村大爷进城看到穿着暴露的小姑娘的愤怒,是一种出于对传统价值的下意识保护。 但是,人民的愤怒是最容易被政客利用的。自土耳其实行多党制开始,一些打着守护传统,复兴伊斯兰文化旗号的政党,利用人民的愤怒纷纷崛起。年,凯末尔建立的共和人民党虽然在大选中获胜,但是在选举中,为了争取选票,也开始向伊斯兰势力妥协,承诺允许小学开始设选修性的宗教课程,同时在大学设计宗教系。 凯末尔若看到这事,估计棺材板都要按不住了。凯末尔主义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在文化方面发掘土耳其的世俗文化,表明伊斯兰并非土耳其的传统,以此为基础让伊斯兰文化在土耳其消退。 民主化让土耳其国内变得自由,而打着宗教和信仰自由的旗号,伊斯兰文化开始在国内,尤其是政治上死灰复燃。甚至有政党开始公开叫嚣土耳其的伊斯兰化。而为了选票,政客们面对伊斯兰势力不得不一再妥协。很快,国内开始允许阿拉伯语祈祷,同时规定,父母如果不希望孩子接受宗教教育,必须提出书面申请。自此开始,伊斯兰势力开始在土耳其国内迅速崛起,并且争取到了大量的底层群众和青少年。 从此时开始,土耳其维护世俗化的坚定力量,只剩下军队这一块了。此后,由于土耳其不断崛起的伊斯兰文化,多次出现主张伊斯兰化的领导人上台,但是均被军队推翻。但与此同时,伊斯兰势力也开始向军队侵入,甚至出现部分军队高官也开始支持伊斯兰化。 发动政变的土耳其军队 总的来说,民主化后,凯末尔的世俗化主义一直被伊斯兰主义侵蚀,到二十一世纪,凯末尔主义基本上失去了底层人民的支持。而军队的世俗势力也在日趋消亡,在新总统安尔多安对军队多次清洗后,这支维护土耳其世俗化的坚定力量,也几乎名存实亡。 最近,俄罗斯驻土耳其大使竟然被安全部队的内部人员暗杀,更是直接证明,土耳其已经基本上失去了维护世俗化的力量。 (上篇完) 注:这个系列分上下两篇,讲述土耳其的世俗化历程。上篇讲述土耳其世俗化的历史演变,下一篇将讲述土耳其强人埃尔多安的渐进伊斯兰化如何展开。 何方~小赏怡情~ 长了白癜风怎么办最好的白癜风专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