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疑难问题案例 1.危房改造方面 案例6:临夏县安家坡乡北小塬村黄二社马如山,家中有3人,三人均为五保户,是建档立卡户。马如山今年71岁,妻子周西也69岁,孙子马达五代15岁。家中经济困难,无其他经济来源。马如山家住房条件差,其中北房5间,为土木结构,年聘请第三方对住房情况进行鉴定,鉴定为C级,人均住房面积不达标。 县、乡两级严格按照“一申二评三核四批”(农民自愿申请、村民会议民主评议、乡镇审核、县级审批)的要求进行了申报,确定了马如山为年危房改造对象,并按照差异化补助标准对其补助资金5万元(其中2.5万元由中央及省级资金解决,剩余2.5万元由县级自筹解决),自筹资金2万元,个人找工程队新建砖混北房5间。在建房过程中积极组织村干部,严格按照“上下圈梁、构造柱、拉结筋”的建房标准,同时,安排包社干部加强对危房改造工程质量和安全的监督管理,做好质量巡查记录,保证了房屋改造质量。目前,已完工入住,住建部门按照建筑质量要求进行了验收,补助资金已拨付至农户一折统,解决了该户住房面积不达标的问题,经过帮扶干部多次动员并跟该户达成一致意见后,其院子、厕所、围墙等已列入人居环境改造项目。 案例7:临夏县路盘乡永胜村尕庄社赵三喜,家中4口人,是建档立卡贫困户。赵三喜今年53岁,身体状况差,妻子在家务农,两个儿子在家待业。赵三喜因身体有病,不能长期在外打工,在外打工一段时间就要回家看病休养身体,导致家中经济困难,无其他经济来源。赵三喜家住房条件差,其中北房4间,为土木结构,年聘请第三方对住房情况进行鉴定,鉴定为C级,人均住房面积不达标。 乡村两级严格按照“一申二评三核四批”(农民自愿申请、村民会议民主评议、乡镇审核、县级审批)的要求进行了申报,确定了赵三喜为年危房改造对象,并按照补助标准对其补助资金2.5万元,自筹资金2.3万元,新建砖木结构北房4间。在建房过程中积极组织乡村干部,严格按照“上下圈梁、构造柱、拉结筋”的建房标准进行建设,同时,安排包社干部加强了对危房改造工程质量和安全的监督管理,做好质量巡查记录,保证了房屋改造质量。目前,已完工入住,住建部门按照建筑质量要求进行了验收,补助资金已拨付至农户一折统,解决了该户住房不达标的问题。 案例8:和政县梁家寺乡大干沟村马哈散,家中3人,夫妻二人和一个儿子,儿子不误正业,长期外出,与家中联系时有时无,四间土木房子,墙体结构安全无明显裂缝、地基无下沉,屋面小青瓦由于杂物堆积,瓦沟没有及时清理,导致在夏季雨水较大时出现屋顶漏水情况,马哈散不仅没有及时清理屋面瓦沟中的杂物,反而用破碎的石棉瓦、塑料布等直接覆盖在屋面上。鉴于上述情况,在开展年灾后重建工作时,乡村两级干部及时将其纳入到灾后重建原址修建(每户补助4万元)范围,但马哈散借家中无年轻劳动力和补助标准低而没有修建,乡村两级也多次做思想工作,并联系了施工队与马哈散见了面,商量具体的修建事宜,马哈散不愿意让施工队修建自己的房屋,商讨修建事宜无果而终,至年底马哈散仍没有修建维修意愿。年,在全县危房“清零”中将其再次列为改造对象,马哈散仍然以家中无年轻劳动力和补助标准低而没有动工建设。为确保全面实现危房“清零”的目标,梁家寺乡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多次入户与马哈散交谈,通过反复、耐心细致的思想动员工作,马哈散最终同意乡村两级联系的施工队对危房进行了修缮,同时,新建砖混结构房屋2间,使该户安全住房得到彻底解决。 案例9:和政县梁家寺乡大干沟村马玉新,家中6人,四间土木房子,由于临近崖边,加之年暴雨灾害,导致屋顶墙角有明显裂缝,鉴于上述情况,在开展年灾后重建工作时,县乡村及时将其纳入到灾后重建,但马玉新与其儿子商量修建位置时意见不一,至年底马玉新没有修建房屋。年,在全县危房“清零”中将其再次纳入改造范围,村干部动员马玉新马上动工修建,并拆除危旧房屋,马玉新认为新房还没建起来之前拆除旧房,家人无处居住、东西无处安放,借故不愿改造修建,在后来多次督查检查入户时均反馈了马玉新居住危旧房情况,县上有关领导得知问题后,让乡镇主要负责人实地入户了解情况,通过耐心细致的思想动员工作,马玉新愿意改造修建,由于马玉新住房在悬崖边的特殊情况,最终在马玉新门前玉米地新建了房屋,将在今年8月底完工,9月中旬入住,并及时拆除旧房,完成复垦。 案例10:广河县官坊乡官坊村6社买哈克,家庭人口6人,建档立卡贫困户,残疾人贫困家庭,北房3间砖木结构,安全,偏房3间土木结构住房为危房,根据《广河县年农村危旧房改造清零行动实施方案》将买哈克例入年危房偏房改造对象,补助资金2万元,经县住建局、乡、村多次上门宣讲政策,户主无意愿建房。最终村委会帮助户主联系工程队,对其偏房进行改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linxiazx.com/lxsjt/616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