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强化县级党委在组织中的领导核心作用,不断增强服务群众、凝聚群众、动员群众的群众工作能力。持续优化以各级党委为核心,以乡镇政法委员为主导,乡镇、机关单位、群团组织、社会组织、工作站、股份合作公司、物业公司等有序发挥作用的“一核多元”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机制,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居民自治机制、民主协商机制、群团带动机制、社会参与机制等群众参与基层治理机制,形成县党委核心引领、政法委员主导,群众全员参与的基层治理格局。 推动党群服务提质提效。推动党群服务中心场所纳入百度、腾讯、高德等数字地图,为群众出行办事提供便利。发挥党群服务中心阵地作用,设立服务窗口和安排服务专员,把党建、民政、教育、文化、卫生、司法、人力资源、群团组织等各种服务资源集聚到党群服务中心,做到服务有专人、办事有专窗。落实党群服务中心“早九晚九”要求,全年不间断为群众提供服务。由县党委政法委牵头,有机链接统筹各单位、行业和各领域党组织党建、科普、志愿服务等各类便民活动,将党群服务中心建设成为党领导基层治理的坚强阵地和服务党员群众的温馨家园。 推进基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以乡镇综治中心为依托,以雪亮工程等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息化建设为牵引,完善辖区综治维稳工作机制。加强公用设施和重要基础设施安全防护、护路护线联防、医院及周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健全科学完善的公共突发事件处置和灾害应急管理体制,完善政府部门、基层组织、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志愿者应急联动机制。加强群防群治参与治安防控力度,充分发挥群防群治队伍在平安创建中的作用。完善见义勇为人员认定、救济制度,通过购买服务、提供公益性岗位、治安保险、举报奖励等办法,最大限度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参与群防群治工作积极性。 推动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培育激发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参与社会治理,引导社会组织承担更多的政府转移职能。整合政府扶持资源,高标准建设社会组织基地,通过政策优惠、项目资助、资源对接、人才培训、拓宽筹资渠道、场地租金减免等方式,鼓励、规范和引导社会组织在心理健康、矫治安帮、法律援助、纠纷调处等领域开展服务,培育一批在创新社会治理、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的专业社会组织。强化社会组织综合监管,完善社会组织信息公开机制,建立社会组织“红黑名单”制度,完善行政司法监管、社会公众监督、社会组织自律、党组织保障的“四位一体”综合治理体系。 推进社会治理法治化、智能化建设。全面深化法治建设“四级同创”,深入推进法治乡镇、法治村(社区)建设。健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加强法治宣传,把法律政策宣传到基层群众。全面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快政法网、执法监督平台、公共信用平台等建设,努力营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深化“综治中心+信息化+网格化”的社会治理模式,全面推进各级综治中心建设、网格化管理标准化建设,提高网格管理规范化、精细化水平。统筹基层各类网格,建立社区基础网格和专业网格无缝衔接机制,构建条块结合的立体化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加快推进政法网、“雪亮工程”、公共信用平台以及执法监督平台等信息化项目建设,推动社会治理大数据建设,实现基层社会治理科学化、精准化和高效化。 文稿:马青海 编辑:马渊博 审核:马小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linxiazx.com/lxsjt/673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