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4/17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倒塌。

无论是东旭光电,还是东旭蓝天,都没逃过“东窗事发”的命运!

11月18日,一颗地雷在资本市场炸响:总资产高达亿的民企巨头东旭集团曝出债务违约。

当天上午,东旭光电(.SZ)召开临时会议,宣布暂时没有资金回售公司之前发行的企业债券,债券回售违约。

东旭的代表这样解释公司流动性紧张的情况:

去杠杆环境下,作为敏感民企,现金流和利润率都受到了很大影响,经营现金流各个链条上的资金占用都比较大;

多元化的发展占用资金,现金回流的过程比较慢;

核心产业的毛利下降比较快,营业规模和市场空间下降快,整个产业受到外部竞争者的打压;

15亿纾困基金到现在还未到位,10亿的应收账款(补贴款)也没有到位。

还有,这次债券违约,公司没有实质性偿付方案。

消息一出,市场一片哗然,投资者严重不满,公司债券价格暴跌。

11月18日,17东旭01债券大跌超过30%。截至下午3点,17东旭01暴跌36.72%,报收于45元。

年,东旭光电发行了第一期中期票据,共有两个品种:一个是“16东旭光MTNA”,发行规模22亿元,期限为5(3+2)年;另一个是“16东旭光电MTNB”,发行规模为8亿元,期限5年,票面利率5.09%。

本来11月17日是“16东旭光电MTNA”的债券回售兑付日,但当天不是工作日,由此顺延至11月18日(周一)兑付。

但周一早上刚上班,东旭光电就给了投资人当头一棒。

11月18日深夜,上海清算所发布公告称,未收到东旭光电发行的中期票据付息兑付资金,暂无法代理发行人进行本期债券的付息工作。涉及到的债券分别为“16东旭光电MTNA”和“16东旭光电MTNB”。

形势危急,19日一早,东旭集团旗下两家上市公司东旭光电、东旭蓝天就紧急停牌了。

中午,两家公司双双发布公告,东旭集团之控股股东东旭光电投资有限公司拟向石家庄市国资委转让其持有的东旭集团51.46%的股权(该股权转让事项尚需上级有权单位审批),该事项可能会导致两家上市公司控制权发生变更。

啥?债务一违约,上市公司控制权就变了?这是怎样一种操作?为什么两件事要赶一起呢?

东旭光电违约,这怎能不令投资者恼火?

何况,这只是东旭光电的一部分债务,公司后面还有一大堆债务:

年东旭光电发行的第二期中票“16东旭光电MTN”,规模17亿,票面5.0%,回售日为年12月2日,也就是两周后。

此外,15东旭债也在存续期,余额9.56亿,还有半年到期。

一笔又一笔的待偿还债务,会不会成为连续压垮公司的稻草呢?

债券违约之外,东旭连工资都发不出来了。新浪财经从东旭光电旗下子公司员工了解到,本该这两天到账的10月工资,现已被告知要延期发放,具体发放时间有待集团另行通知。

陷入困境的东旭光电,是东旭集团旗下的三大上市公司之一。在东旭光电之外,东旭集团还有东旭蓝天(.SZ)和嘉麟杰(486.SZ)两家上市公司。

此外,东旭集团还是西藏金融租赁、金鹰基金等多家金融机构的第一大股东。

按照官方的说法,东旭光电是国内领先的集液晶玻璃基板装备制造、技术研发及生产销售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也是全球领先的光电显示材料供应商。公司成立于年12月,目前注册资本57.30亿元,公司主体评级为AA+。

好吧,别看在全球如何领先,注册资本有多高,东旭集团的起步却很草根。

在年时,东旭创始人李兆廷从河北石家庄柴油机厂辞职创业,跟妻子李青一起,搞CRT显示器的制造。

开始时,团队只有几个人,后来逐步做大,成为国内最大的CRT企业。

由于技术不断发展,从年起,东旭的业务重心转向平板显示方向。

东旭对资本市场的涉足,发生在年。当年公司对连年亏损的石家庄宝石电子玻璃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宝石A)进行收购。在一系列的资本运作之后,宝石A在年初名称正式变更为东旭光电。

年9月,东旭集团分两次,耗资23.64亿拿下了宝安地产的控股权,之后更名为东旭蓝天。

年,东旭集团布局收购嘉麟杰,受重组消息刺激,嘉麟杰一度上演了13天13个涨停板的走势!年11月,东旭集团正式成为嘉麟杰的实控人。

年搞定了宝石A之后,东旭光电就不断在资本市场长袖善舞,不断追风口,不断搞并购。

5年多的时间,东旭集团以气吞山河之势完成了6大行业的布局,业务范围包括光电显示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石墨烯产业化应用、新能源与环保、产业园区、生态健康等。

一家集团,如果旗下有这么多业务,而且都做的很好,那么掌门人一定能跟李嘉诚相提并论。

但事实是,全世界只有一个李嘉诚,他的经商之道是谁也学不来的。

东旭原本的主业是玻璃面板的生产,但公司并未掌握核心技术,它更像是世界玻璃面板龙头康宁的代工厂。

就是在主业不牢的情况下,东旭却不断的摊大饼,导致的结果就是两个:

第一,东旭集团资产规模暴增。截至年底,集团总资产超过亿元,员工超过1.6万人。

第二,急速扩张带来了巨大的后遗症,多项业务亏钱,公司现金流成为大问题。

事实上,早在将近一年之前,东旭集团的债务问题就被媒体质疑。

在今年一月份,康得新爆雷时,就有媒体撰文《东旭光电被疑康得新第二:五大特征极其相似》。

文章提到,东旭光电在年三季报时,公司账上还趴着亿货币资金,但与此同时有息负债却高达亿,因此对东旭光电募资发行可转债提出质疑。

此外,文章还指出,东旭光电3年更换4个财务总监,意味着公司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大大提高。

媒体的质疑声出现之后,东旭光电相关负责人给出的回答却是满口否认:

公司不存在流动性风险、兑付风险和经营风险;

对于部分并购标的短期未完成业绩承诺,不能成为判断并购成功与否的唯一指标。

其实,康得新账上有亿资金却还不起10亿债券的事情已经给投资者提了醒,那就是上市公司账上的货币资金再多,也不能说公司不缺钱。因为你根本不知道账上的货币资金是怎么来的。

看一家上市公司是否缺钱,最简单的办法是看股票质押率。

截至年8月29日,东旭集团累计质押东旭光电79,万股,质押数量占其持股比列的87.39%;

累计质押东旭蓝天57,万股,占其持股比例的99.35%。

看看,东旭集团几乎将旗下上市公司的股权都质押了出去,这还能说资金链不紧张?

还有一个判断上市公司现金流是否紧张的办法,就是看其发债利率。发行债券的票面利率越高,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就越不乐观。

从年到年,东旭集团都有发债,并且债券的票面利率连连升高,这也可以印证公司有债务危机的苗头。

最近的年三季报显示,东旭光电账上的货币资金还有.16亿元,但现在连30亿的中票都无法偿还,这不得不令人质疑,账上的货币资金是真的吗?是自己的钱吗?

债务违约,好比连环地雷的引线,一个地方炸了,更多的地方也会随着连锁反应一起爆炸。

东旭光电和东旭蓝天总共近44万的股东们,这次会不会被炸的外焦里嫩、伤痕累累,只有复牌之后见分晓了!

另:长期坚持原创不容易,大量粉丝还没有养成阅读后点在看的习惯,希望大家在阅读后顺便点在看,以示鼓励!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点击下方关键字,阅读往期文章

金力永磁

英大证券

亿纬锂能

京东

蒙牛乳业

区块链

华为发债

传音控股

怡亚通

中潜股份

体育产业

恒大造车

洽洽食品

戴志康

拼多多

深大通

养元饮品

Costco

特步国际

雏鹰农牧

安信信托

三只松鼠

尚德机构

中民投

招商银行

海底捞

康美药业

长园集团

康强电子

视觉中国

汽车行业

腾邦国际

探路者

大智慧

迈瑞医疗

海天味业

腾讯控股

海澜之家

葵花药业

(财经锐眼已经全面入驻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linxiazx.com/lxsjt/740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