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6/24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生机勃发的三月,临夏市两会顺利开幕,聆听了郭市长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倍感骄傲和振奋。《报告》通篇体现了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是一个有高度、有深度、有力度、有温度的好报告,总结成绩客观实在,分析形势准确科学,部署工作思路清晰,作为旅游工作者,听后感到激荡人心、提气鼓励、催人奋进。通过仔细研读和学习《政府工作报告》,我们有以下三点感悟和体会:一是“十三五”时期取得的成绩令人振奋。过去五年,是全市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五年,也是坚定信心决心、实现跨越发展的五年。在州委州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和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央、省、州决策部署,凝心聚力,狠抓落实,圆满完成了“十三五”规划确定的各项指标任务,全面开创了临夏市发展的崭新局面。报告用了大量的事实和数据说话,从经济稳增长、精准扶贫、调结构、补短板、促改革、强基础、惠民生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回顾总结。尤其从全市重点旅游村打造、华谊兄弟星剧场美好生活综合体、“一心一区两廊五园多点”等文旅产业的改造引进,肯定了我市文旅首位产业的提档升级。可以说,成绩令我们倍感振奋,我们每个人都身在其中、干在其中。对此,我们应该倍加珍惜、乘势而上,在已有的基础上,持续深化、巩固提高,争取取得新的成绩。二是确定目标客观稳健。“十四五”时期是我市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全新的五年。报告中提出的全市生产总值增长、加速城镇化、一、二产业实施翻一番等一系列指标,体现了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和高质量转型的发展要求,展现了市委、市政府自我加压、跳起来摘桃子的奋进姿态,彰显了持续奋斗、久久为功的历史担当。我们要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重点抓好报告提出的八个方面的工作要求,咬定目标不放松,锐意进取、迎难而上,坚决打好主动仗,确保顺利实现后五年的目标任务。三是部署工作精准科学。报告着眼年是“十四五”时期和实现乡村振兴的开局之年。从不同方面和角度详细展开,从全力推进乡村振兴、重大项目建设,到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城市基础建设、生态环境保护,最后以全力以赴改善民生谋福祉、促进社会稳定等七个方面做出安排部署,不仅定大事、讲方向,而且就每项工作指路径、教方法;既部署加快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此类“过河”任务,又通过明确指导打造“休闲康养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园”、“凤凰山主题游乐园”、“牡丹文化产业园”、“花卉产业园”等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这是我们做好今年全市全面发展各项指标工作的任务书和路线图,我们必须大力倡导“马上就办、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少说多干”精神,努力营造比贡献、争先进的良好风气,创造性地抓好贯彻落实。我们认为《政府工作报告》内容具体,主题鲜明,措施有力,振奋人心,是一个思路清晰、语言精练、让人耳目一新的好报告。要抓紧时间向下传达学习、部署工作安排、压实责任、坚定不移地将报告执行好、落实好。同时,作为临夏市文旅工作者,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好中央、省、州市的会议精神,以敢想敢拼敢追求工作劲头,不断转变思路,乘势而上,践行报告中提到的“做大做强文旅产业”、“争当六个排头兵”,发挥文旅强大的综合效应,谱写文旅高质量发展新篇章。重点在以下三个方面发力:一是爬坡越坎,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构建乡村产业新布局。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引导各镇优先通过花卉种植、观光采摘、产品深加工等方式,做大做强设施农业品牌。引导折桥镇实施折桥大院、游客服务中心项目、白马泉生态康养中心等项目,继续完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家乐品质和层次,努力打造美食为主魅力折桥湾4A级旅游景区;引导南龙镇依托凤凰山公园主题游乐园项目,将部分村进行连片打造升级,丰富生态内涵,积极创建自然资源性4A级旅游景区;指导枹罕镇依托河州田园小镇、芍药种植园区、紫斑牡丹种植基地,引进龙头企业、科学技术,打造枹罕镇牡丹产业园,发展高附加值花卉产业和牛羊产业,齐力打造“旅游+现代农牧业”的旅游品牌;指导城郊镇依托瓦窑村迪乐园和花卉产业园的特色旅游项目,打造休闲观光、城市越野、儿童娱乐、亲子互动于一体的旅游名镇名村。二是履职尽责,持续丰富文旅业态,做大做强文旅首位产业。充分发挥临夏市作为全州旅游集散中心的区位优势,从充实城市“吃住行游购娱”全要素配套的产业链条着手,努力培育文化旅游业百亿级产业。深入挖掘临夏人文历史,积极筹建集创意、制作、体验、展示、销售为一体的历史文化体验式互动项目;做好全市景区、宾馆、餐饮等行业领域提档升级;大力发展河州餐饮文化,叫响临夏名宴、名菜、名面点、名小吃、名饮五张餐饮名片,培育“临夏美食非吃不可”的品牌;高水准举办河州牡丹文化月、临博会等品牌节会,提升品牌节会对外影响力;着眼“一花带动一产业、一花繁荣一城市”发展理念,坚持生态经济优先,深挖牡丹文化巨大潜力,整合保护独有的牡丹品种资源,发展花卉产业,建设牡丹文化产业园、智慧科技园区,发挥牡丹的高附加值,不断扩大花卉产业链条,做到“四季可观赏牡丹、日有鲜切花上市”,全力将牡丹产业打造为我市支柱性绿色产业;三是扎实推进智慧旅游云平台融合建设工作。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5G技术、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开发的开放式智能服务管理平台,积极构建我市智慧旅游云服务体系,提高旅游服务、管理、营销、体验智能化水平。制订工作方案,积极推进智慧旅游云平台融合建设工作。全力推进智慧文化旅游建设,填补大数据建设空白,同时借助“一部手机游临夏”等智慧旅游模式,针对重点景区、酒店、旅行社、农家乐、停车场、加油站等基础数据信息、信息化建设情况及涉旅数据资源等进行采集,便于更好的服务于政府和游客,实现一站式的智能服务。通过以上文旅大发展,让我市旅游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打造特色鲜明,宜人、宜居、宜游、宜业的魅力城市,全力构建“一心一区两廊五园”全市空间新布局。图文:旅游服务中心编辑:张苏田审核:袁雅娟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linxiazx.com/lxsjt/848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