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州年度十大天气气候事件 年临夏州天气气候复杂,极端天气事件多发频发,全州共出现93次天气过程,其中,寒潮、霜冻、大风、暴雨、大(暴)雪、冰雹、短时强降水、连阴雨、浮尘等高影响天气18次,给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及农业生产造成了较严重的损失。临夏州气象局按照天气过程发生时序,评选出“临夏州年度十大天气气候事件”。 事件一、年初暖冬特征明显,最低气温创新高 年1~2月全州平均气温-1.5~4.3℃,较常年同期偏高1.1~2.5℃,属年以来同期最高。1月平均最低气温-7.5~-10.7℃,属历史最高;1月极端最低气温-11.2~-15.7℃,也属历史最高。 事件二、春季霜冻范围广、次数多、强度强 4月7~12日、14~15日、22-28日、5月9、11日出现霜冻,为近10年最多,为11~18天。其中4月25~27日全州出现大范围持续强霜冻天气,但由于提前做出预测,采取有力防御措施,最大限度减轻了冻害损失。 事件三、春季雨雪天气多、灾害重 3月15日、3月29日、4月7日、5月15日多次出现较强雨雪天气。其中,4月7日和政县出现强雨雪天气,最大降水量24.2毫米(最大积雪深度23厘米),引发雪灾,造成和政县12个乡镇60个村户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93万元。 事件四、第一场透雨时间早、范围广、雨量大 临夏州透雨平均出现日期为4月23日,年4月7日我州迎来第一场区域性透雨,透雨出现日期较常年偏早16天,且全州大部降水量17.2~33.7毫米,属年以来透雨雨量最大年份,其中,和政、康乐雨量创历史同期降水记录。此次降水过程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改善十分有利。 事件五、冰雹天气多发频发,局地遭受风雹袭击 5~9月冰雹天气多发频发,强度强,因全州组织开展人工防雹作业及时有效,高炮防护区未出现雹灾。 5月30日18时20分临夏县遭受风雹袭击,引发风雹灾害,造成临夏县6个乡镇、26个村、户、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05万元。8月24日18时40分临夏县、积石山县遭受风雹袭击,引发风雹灾害,造成两个县共8个乡(镇)45个村户人受灾,无人员伤亡,此次灾害共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7万元。 事件六、6~8月大于10毫米降水日数年以来最多 6~8月共出现32次中雨及以上过程,7次连阴雨过程,平均持续时间为5~15天。其中,6月降水量出现历史次值,大于10毫米日数为年以来最多,7、8月大于10毫米日数创历史极值。持续降水天气造成部分地方成熟小麦发芽霉变,马铃薯晚疫病发病期较常年明显偏早。 事件七、出现10月份史上最强暴雪 10月26日至27日我州出现有气象记录以来10月份最强暴雪,最大降水量出现在东乡董岭37.0毫米,全州共有个乡镇降水量超过10毫米;最大积雪深度出现在东乡关卜33厘米,全州共有63个乡镇最大积雪深度达10厘米以上。暴雪造成东乡县、临夏县、康乐县、临夏市、永靖县、广河县、积石山县、和政县等8个县市79个乡镇(街道)个村(社区)户人受灾,无人员伤亡。此次灾害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万元。 事件八、年末遭遇大范围低温 12月全州平均气温为-7.1~-4.3℃,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均属年以来最低值。临夏市12月极端最高气温6.2℃,为年以来同期最低值。 事件九、全年大风日数偏多,局地出现风灾 年全州大风日数偏多,达8天(临夏州平均大风日数为4.8天),各县市出现最大风速:临夏市25.0m/s(折桥),永靖29.2m/s(刘家峡水库),东乡25.6m/s(董岭),广河20.6m/s(风转磨梁),和政23.8m/s(松鸣岩),康乐27.8m/s(苏集),积石山27.3m/s(安集),临夏县20.5m/s(北塬)。 5月15日晚19点30分永靖县发生大风灾害,此次灾害造成永靖县10个乡(镇)18个村户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8万元。 事件十、全年日照时数为有记录以来最少 年全州日照时数为.8~.3小时,为有记录以来最少,与历年同期相比,临夏市偏少.8小时,永靖偏少.8小时,东乡偏少.5小时,广河偏少.4小时,和政偏少.5小时,康乐偏少.8小时。其中,11月下旬至12月底日照时数属历史同期最少。 制作:临夏州气象局 逐日天气预报 1月18日天气预报 电视天气播报 1月18日天气播报 全国天气 南方进入“回暖通道”全国大部降水稀少昨天(1月17日),随着本轮寒潮接近尾声,北方地区气温已经开始踏上“回暖之路”,而今天开始,南方各地也将陆续进入“回暖通道”,各地气温又将普遍回升至偏高水平。不过,本周,随着天气恢复平静,华北、黄淮一带的雾和霾又将“有机可乘”,预计明天开始上述地区将遭遇轻至中度霾过程。 长江以南今起加入“回暖大军”华北黄淮霾又将来扰 1月14日以来,又一轮寒潮来袭,我国大部地区都遭遇了大风、降温过程,昨天寒潮影响接近尾声,长江以北地区已经开启全面回暖的进程,但长江以南气温仍在继续下探。据实况监测显示,今天05时较昨天05时,江西、福建、广西中东部、广东、海南中北部及四川中北部、云南东部等地出现6~10℃降温。 今天,长江以南也将正式进入“回暖通道”,各地气温开始全面回升。据了解,这次寒潮降温快,但寒潮过后的升温也很快,全国大部地区气温基本在一两天内就会恢复到正常、甚至偏高的水平,像是杭州昨天最高气温仅7℃左右,今天就能回到12℃,等到20日还能回升到17℃。 不过,东北、华北今明两天还会受到冷涡低槽东移的影响,气温仍有明显波动,比如沈阳,昨天的最高气温在-5℃左右、今天又会降至-12℃,20日再回升至3℃,起伏波动可以说是非常明显了。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寒潮结束后,我国大部地区天气又将进入静稳状态,华北、黄淮一带的大气扩散条件又会逐渐转差,霾天气又将来扰,预计明天开始,上述地区可能出现轻至中度霾过程,公众出行需注意防护。 全国大部雨水稀少南方地区20日后再迎大范围降水 降水方面,昨天开始,我国大部地区降水稀少,今明两天也仍将维持这一格局。降水最集中的区域仍然是位于西南地区,预计,今天08时到明天08时,内蒙古东部、华北东北部、黑龙江东南部、吉林东部、西藏东部、青海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雪,其中,西藏东部局地有大雪。云南西部等地部分地区有阵雨或小雨。 不过,1月20日后,我国南方地区将再度迎来大范围的降水天气过程。预计1月20日至23日,西南地区东部和南部、江汉东部、江南、华南中东部等地的部分地区将有中到大雨;西北地区东南部、江汉西部、黄淮等地的部分地区先后有小到中雨(雪)或雨夹雪,高海拔地区局地还将有大雪现身。 据了解,近期华南、江南南部至云南中南部一带降水持续偏少,干旱不断发展、部分地区已经出现重旱,像是深圳、珠海等地上一次有效降水(降水量达到0.1毫米或以上),都要追溯到11月下旬,差不多有一个半月多几乎没有下雨。而南方20日后开始的这次大范围降水过程,对西南、华南等气象干旱区域旱情的缓解及森林火险等级降低都将比较有利。 二十四节气 临夏气象科普二十四节气篇——小寒 出品:临夏州气象局 秋冬季疫情防控小贴士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专家提醒:要不断增强卫生健康意识提高预防能力如何做好秋冬季节的疫情防控?齐心抗疫 END 众志成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linxiazx.com/lxsjt/858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