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祝贺临夏回族自治州成立60周年! 时间:年10月16日-年10月18日 热烈祝贺临夏回族自治州成立60周年!临夏回族自治州概况临夏位于黄河上游、甘肃省中部西南面,自秦汉以来就设县、置州、建郡,古称枹罕,后改称河州。年11月成立临夏回族自治州,总面积平方公里,辖1市7县、个乡镇、6个街道办、个行政村,总人口.38万人,有回、汉、东乡、保安、撒拉等31个民族成分,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59.2%,东乡族和保安族是以临夏为主要聚居区的两个少数民族。区位优势明显、发展前景广阔。临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有名的商埠,曾是古丝绸之路南道要冲、唐蕃古道重镇、茶马互市中心,有“西部旱码头”的美誉,如今“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和全省“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建设,又使临夏从内陆腹地变成了向西开放的前沿阵地,迎来了重大的发展契机。临夏紧靠省会兰州,交通便利,属兰州一小时经济圈,与兰州在水资源、土地资源、产业发展等方面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是兰州都市圈不可或缺的重要板块。临夏毗邻藏区,历史上就是内地连接藏区的重要经济通道,目前在西藏、青海、四川等藏区经商务工的临夏籍人员达30多万人,成为藏区与内地贸易的主要承担者、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历史文化悠久、民族风情浓郁。临夏是我国新石器文化最集中、考古发掘最多的地区之一,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等遗址星罗棋布,因出土现珍藏于国家博物馆的“彩陶王”,被誉为“中国彩陶之乡”,齐家文化在探源华夏文明、探源商贸流通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临夏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并存、多元文化交融,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歌“花儿”的发源地,被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命名为“中国花儿之乡”;临夏砖雕、河州贤孝、保安腰刀煅制技艺、莲花山花儿会、松鸣岩花儿会五项民间艺术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清真品牌知名,少数民族饮食文化独具特色,在全国穆斯林群众中享有较高的声誉。生态地位重要、屏障作用突出。黄河发源于青海、成河于甘南临夏、成黄于临夏,临夏是黄河上游重要的补水区和生态安全屏障。黄河自西北入境贯穿临夏北部、流长公里,境内有黄河一级支流洮河、大夏河、湟水河,三级以上支流30多条,著名的刘家峡、盐锅峡、八盘峡三大电站库区均建在州内,是黄河的重要水源补给区。同时,临夏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面积大,地质灾害隐患点多,严重威胁着黄河的生态安全。加强临夏的生态环境建设,不仅关系临夏的长远发展,而且事关全省全国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大局,有利于保护好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自然风光秀美、旅游资源富集。临夏大部分地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均气温7.6℃、森林覆盖率16.37%,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山青水秀、生态良好。全州共有各类旅游景区、景点处,其中国家级5处,既有国家4A级景区“黄河三峡”、松鸣岩等雄奇秀美的自然风光,又有炳灵寺石窟、马家窑彩陶等绚丽多彩的文化遗存,特别是和政古动物化石的数量、品种、规模和完整程度占据了六项世界之最,具有极高的珍藏、展览、科研和科普价值,是回藏风情旅游线上的一颗明珠、兰州都市圈重要的休闲度假旅游胜地。 上图/图书馆办公大楼 上图/体育馆规划馆 上图/东郊公园 上图/大夏河 上图/体育场 上图/高空观望 上图/体育场 上图/半草林一景 上图/半草林 上图/东郊公园正门 上图/临夏市夜景航拍一角上图/最新投入使用的临夏体育场夜景航拍图 上图/体育馆夜景一角 上图/大夏河夜景航拍 上图/临夏市滨河路摩天轮大桥夜景 图片来源:临夏网 小熊赞赏 长按北京看白癜风上那个医院白癜风诊疗康复标准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