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临夏市旅游产业以“全域旅游”为抓手,深入推进旅游首位产业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发力,旅游消费迅猛增长,旅游综合产业特性全面释放,“旅游+”融合发展的新业态、新模式,新趋势不断涌现,主要旅游经济指标均再创历史新高。年,临夏市累计接待总人数.58万人次,同比增长59.56%;总收入34.12亿元,同比增长64.54%。 一、旅游季节性影响逐步削弱 从产品供给角度来看,我市已形成了“春赏花、夏避暑、秋观景、冬玩雪”四季旅游产品 一年一度的河州牡丹文化月,“以花为媒”做足了功课,以牡丹为元素开展多彩临夏河州风情游、八坊十三巷民俗体验游、夜色临夏牡丹之约灯光秀、牡丹商品展、牡丹美食展,以及临夏书画名家采风等活动。据不完全统计,节会期间临夏市共接待游客.14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35亿元。“赏花经济”正成为临夏“全域旅游”的新亮点。临夏市紫斑牡丹多次荣登央视,现已成为全国人民喜爱的赏花旅游目的地。 夏天的临夏,各大景区风景如画,蓝天白云映衬的八坊十三巷,群山环绕的潺潺大夏河。临夏由于位于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中原农区和高原牧区的过渡地带,属于中温带气候区。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她宜人的气候,这里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成为游客避暑旅游的热门目的地。 秋天东郊公园、南龙山森林公园的“金黄风景”令人陶醉,成为赏秋景好去处。 成功打造的马家庄冰雪欢乐谷,以“动感马家庄、快乐马家庄、幸福马家庄”为主题举办临夏马家庄乡村文化旅游节,丰富多彩的“九个一”活动吸引了周边大量游客,盘活了临夏冬季旅游。 二、旅游新产品业态竞相涌现 年临夏市全面推进旅游与农牧、研学、体育、会展、文化等深度融合发展,不断扩大旅游产业的辐射带动效应。 旅游+文化: 奥体中心是临夏市具有“时代性、标志性”的建筑群,自年以来,在奥体中心上演的张学友演唱会、郎朗音乐会、群星演唱会、刘诗昆专场音乐会、鲍蕙荞专场演奏会、理查德.克莱德曼钢琴演奏会,等文艺盛事吸引了全国各地的观众汇聚临夏,燃爆夜间旅游市场,激活夜游经济。 旅游+体育: 年,省运会、残运会分别在临夏举办,四国职业篮球争霸赛、国际顶尖足球表演、与省运同行系列赛事、“重拾记忆、回味乡愁”民间传统竞技活动、彩虹跑、荧光跑……丰富多彩的体育赛事吸引着世界各地的运动员和游客纷至沓来,洋溢其中的运动激情正在转化为一座城市的奋斗精神。 旅游+农牧: 年,马家庄马术游乐城、佳源牧业羊博园、张王家、罗家湾村向阳花海等景点成为临夏市乡村旅游新亮点;王坪村油用紫斑牡丹种植合作社、临夏市八坊牛乐园分别成为旅游扶贫合作社+农户示范项目、旅游扶贫公司+农户示范项目;今年全市新建农家乐55户,乡村旅游发展态势喜人,农村就业岗位大幅增加。年全市乡村旅游累计总人数.1万人次,总收入.67万元。 旅游+会展: 临夏国际美食民族用品博览会,经过连续五年的成功举办,在区域内成为有一定影响力和知名度的产业发展盛会,也成为跨区域合作、集产品展示展销、经贸合作洽谈、旅游文化交流为一体的重要合作平台。在推动特色美食和民族用品产业开发、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展现绚丽多彩的临夏民俗文化方面,起到了积极的助推作用。 旅游+研学: 依托临夏市非遗传承项目及传统文化艺术,茶马古市十大艺术馆、临夏州彩陶博物馆、牛乐园、羊博园、马术游乐城成为了重要的研学基地。研学游逐步兴起受到了广大游客的青睐,同时还做大做强了群众脱贫增收平台,向外界充分展示临夏各民族人民团结奋斗繁荣发展的精神面貌,进一步打响临夏文化旅游品牌。 年,我们将以年取得的成绩为起点,开拓创新,砥砺前行;年,我们将以文化、旅游、体育等三部门融合组建为起点,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年,我们将以建国70周年为契机,讴歌新时代,唱响主旋律,再创新辉煌! 来源:大美临夏 (长按识别上方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助力健康中国中科与白癜风患者心心相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