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回族自治州(古称河州),在这块七千九百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世代生活居住着回、汉、保安、东乡,撒拉、土等民族,是古老黄河文化的早期发祥地之一。作为古代重要的军事要塞和商市,河州自古就是沟通中原与西域政治、经济、文化的纽带,故有“河湟重镇”之称。《河湟赋》写道:“维雍州之西陲,壮矣哉,得地势之形胜!”生动地描写了河州壮美俊秀的山川景象,它就是现在的小麦加。 河州的伊斯兰教有着十分久远的传播历史。早在唐代,伴随着丝绸路上叮当悦耳的驼铃声,伊斯兰教传入了古老的河州大地,并在这里生根发芽,代代相传,孕育出一个由回、东乡、保安、撒拉族集结而居的穆斯林群体,已占全州人口的一半以上,并由此形成了伊赫瓦尼、阁的目、赛勒非耶三大教派和胡非耶、哲赫林耶、嘎的林耶、库不林耶等四大门宦以及众多的分支。河州成为“中国西北回教圣地”,被誉为中国的“小麦加”,每年吸引着大批外地穆斯林慕名前来接受伊斯兰教经堂教育。虔诚的河州穆斯林青年,每年有百余人不远万里,踏上朝圣的道路。 漫步河州的大街小巷,集市乡村,从风格各异、建筑精美的清真寺到穆斯林男女独特的服饰;从摆满大小店铺的民族宗教用品到隆重盛大的传统节日,都会让人情不自禁地联想到遥远而神秘的阿拉伯国度。作为中国的“小麦加”,仅临夏市就矗立着八十多座清真寺。从造型上看,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阿拉伯味极浓的圆顶廊柱型建筑,宽敞的礼拜大殿、拱型门窗、半圆的顶子,以绿、蓝、白为主色调,看上去淡雅明快,令人赏心悦目;另一种则完全是中国古典式的建筑,飞檐翘角、雕梁画栋,墨绿色的琉璃瓦在阳光照耀下闪烁着亮丽的光彩,显得富丽堂皇而又古朴典雅。所有的清真寺在建筑艺术上虽各有千秋,但作为伊斯兰教神圣的象征,每座清真寺的顶部都有一串“宝瓶”,高擎着一弯淡淡的新月。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linxiazx.com/lxsrk/528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