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10/2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预备干部求职招聘QQ群 http://jdsshang.com/shenghuo/24915.html

蜿蜒曲折的大夏河,从青藏高原一路走来,来到了黄土高原便放缓了脚步,在西南缓缓流入临夏市,冲积形成了88.6平方公里的河谷盆地,养育了勤劳勇敢、团结包容的18个民族儿女。

临夏市古称“河州”,位于甘肃省西南部,是临夏回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全州政治、经济、文化和商旅中心。下辖4镇、7街道,35个行政村、43个社区,总人口48万。境内平均海拔米,自然生态优美,民族风情浓郁,文化底蕴深厚,在历史上是古丝绸之路的南道重镇,素有“茶马互市”、西部“旱码头”和“河湟雄镇”之称。

临夏市旅游资源独特,“花儿”艺术自成一脉、源远流长,紫斑牡丹冠绝国内,砖雕、彩陶、雕刻葫芦更为众多文化瑰宝之最,堪称临夏“三绝”。以八坊十三巷、六十里牡丹长廊为代表的一批文化旅游景点风格别致,魅力折桥湾等一批高质量乡村旅游景点亮点纷呈,享有彩陶之乡、牡丹之乡、花儿之乡等诸多美誉。自古商贸物流活跃,有着悠久的经商传统,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曾有“东有温州、西有河州”的赞誉。

百舸争流千帆竞,借势扬帆奋者先。近年来,临夏市委市政府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走以城聚产、以产兴城、以城养城、产城融合发展的新路子,明确“一城四区一基地”发展目标和“一心一区两廊五园多点”空间布局,着力打造折桥休闲康养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园,南龙休闲静谧园林化凤凰山主题游乐园,枹罕牡丹文化产业园、牛羊文化产业园,城郊花卉产业园的乡村振兴“五大园区”,着力构建商贸经济圈、高端商务圈、文化旅游圈、康养游乐圈“四大经济圈”,着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发展沉浸式夜游经济,加快大夏河沿线生态综合治理,一座以牡丹文化为底色,充满生机活力的,宜居、宜学、宜商、宜游的公园城市正快速崛起。

“牡丹随处有,胜绝是河州”这两句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脍炙人口的诗句,出自清代著名诗人吴镇诗作《陈子昂谈河州牡丹之胜怅然有作》。

牡丹如影随形,从一开始就与临夏结下了不解之缘。当融融春意染绿古老的临夏时,煦煦的春风就送来了牡丹花诱人的芬芳。此时的临夏,到处盛开着雍容华贵、娇俏艳丽的牡丹。让您觉得“不知是天上人间”,仿佛来到了一个牡丹的王国。

牡丹,被拥为“百花之王”。她玉笑珠香,冠绝群芳。她是民族兴盛的象征、是人民幸福的写照,是富贵吉祥的化身。物竞天择,经过漫长岁月的历练,中华牡丹形成了一个五彩缤纷的大家族。而临夏紫斑牡丹,就是这个大家族的重要成员,因其花瓣基部有明显的色斑而得名。临夏牡丹,历史悠久,名冠神州,为历代文人墨客称道。大明奇才解缙洪武年间客居河州,身处异乡,面对着临夏如盘的牡丹曾大声地吟诵道:“秦地山河无积石,至今花树似咸京。”

临夏人热恋牡丹,把牡丹作为花中之魁。临夏牡丹品种繁多,约在百种以上。其中以紫朱砂、佛头青、梨花雪、粉西施、绿蝴蝶、醉杨妃等最为名贵。其花色有红、白、紫、黄等多种,即使花色同为红花,有的如丹,有的像火,有的却似红玛瑙那样晶莹;同为白花,有的似冰,有的若银,有的宛如白玉。花香沁人肺腑,令人陶醉。树高达两米,花大盈尺,造型端庄妩媚,花香袭人,色泽艳丽,一树树如花伞撑开,一朵朵如彩云追月。

临夏人喜欢种牡丹,民间曾有“家家庭院栽牡丹,户户中堂挂字画”的说法。据考证,早在多年前,牡丹就已深入到当地人民生活,金代墓葬中就有牡丹砖雕的倩影,明嘉靖本《河州志》中已有栽培牡丹的记载。

临夏还有闻香推门而入赏牡丹的习俗。每逢花开时节,临夏到处弥漫着牡丹的芬芳,令人心旷神怡,使你情不自禁推门而入,与热情洋溢的主人一起赏牡丹,品香茗;临夏人最甚唱牡丹。时至今日,在“花儿的故乡”——临夏,在众多的花儿曲令中尤以“牡丹令”最为有名。以牡丹命名的花儿曲令还有“白牡丹令”“二牡丹令”等等。歌手唱道:“上去个高山(者)望平川,平川里有一朵牡丹;看去是容易(者)摘去(是)难,摘不到手里是枉然。”“白牡丹白(者)娆人哩,红牡丹红(者)破哩;尕妹的身旁有人哩,没人是我陪着坐哩。”“尕妹是牡丹(者)花中的王啊,绿叶儿配上,骨朵儿打上,清水儿浇上,花园里开哈的漂亮呀,越开是越旺,阿哥是蜜蜂者落上。”在这中间,以牡丹暗喻亲爱之人。一曲曲高亢婉转,跌宕起伏的花儿,唱不尽临夏人对牡丹的挚爱和赞美,她是老百姓心中流淌的优美之歌;临夏人更喜欢写牡丹、画牡丹、雕牡丹、刻牡丹、绣牡丹。每当佳节来临,巧手的姑娘们把一幅幅惟妙惟肖的牡丹剪纸贴上窗棂,把千姿百态的牡丹绣在锁袋、围腰、肚兜、枕套、鞋垫、袜底上;聪明的画匠将牡丹描绘在板柜、方桌、炕柜、炕桌、木箱上,牡丹随着灵巧多变的刻刀绽放在雕梁画栋间;在声名远扬、蜚声海内外的临夏砖雕、葫芦雕、木雕和彩绘中,以牡丹为主题的作品更是比比皆是。

漫步临夏,大大小小的牡丹园遍布角角落落,使您品之有所,赏之有所,也是名之所归。每当牡丹绽放出她那甜美的笑靥,笑迎八方宾客之时,这也就是她传递临夏人民热爱生活的精神风貌,体现迷人的临夏神韵的时节。在这期间假若做客临夏,随便走进哪家,好客的主人一定会用沸腾的牡丹花开水沏上八宝盖碗茶,和那盛开的牡丹一起热情迎接您的到来。美景和热情,让您流连忘返、乐不思蜀。

临夏大地上还流传下来许多关于牡丹的传说,她们神秘而凄凉。有《紫斑牡丹的传说》《咪咪情》《挡羊娃与牡丹》《尚书红》《猎人与牡丹》《五山池与牡丹的传说》《紫斑牡丹酒的传说》等,对这些传说,临夏人谈起来那真是如数家珍。

如今,在临夏这块神奇的土地上,沉淀下来的牡丹文化已经渗入到我们的骨髓里,无论是绘画、书法、刺绣、花儿,还是手工地毯、砖雕、木雕、葫芦雕刻,处处都能见到牡丹的魅力。牡丹月里来,不仅仅是一部花儿剧的名字,更是一张临夏人诚挚的邀请函。让您驻足大夏河畔,牡丹长廊,连片成海,徜徉丛中,感受别样风情。走进农家院落,婀娜多姿,花香四溢。

临夏以花为媒,诚邀天下客。一朵花幸福一座城,一朵花福泽一方百姓。

牡丹颂盛世,奋进新征程。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临夏市将感恩奋进,秉承临夏精神、展现临夏形象、呵护临夏环境,打响叫亮河州牡丹文旅品牌,展示新时代“花儿临夏”新形象,奋力开创更加美好的明天。

撰稿:徐光文

编辑:马仲海

核稿:龙珊义

审核:孔维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linxiazx.com/lxsrk/951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