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认识了这个叫做临夏的小城。 为什么这里叫临夏? 临夏的地理位置有多重要? 临夏特产——河州砖雕 走进临夏,凡属古典建筑,不论是回族的礼拜殿,还是汉族的社庙,不论是昔日的达官贵人的公馆、府第,还是寻常百姓人家,大都饰有精美的砖雕。 河州八坊十三巷,民族建筑艺术“大观园” 临夏古称河州,知道河州的人,还会知道临夏市内的回民又称“八坊人”。“八坊”和“河州”同时成为了临夏的别称,而八坊十三巷便是河州民族风情的古街区。从元朝至今,围绕着八座清真寺形成了八个教坊、十三条街巷,故称为“八坊十三巷”。其实当我们仔细阅读了这片街区的资料后才发现,远远不止“八坊”。 这一趟临夏之行,是跟随“陕西媒体探访临夏美食游”的团队走进了这片略显神秘的大夏河畔的,无论是古建群雕林立的八坊十三巷,还是外形极像“河州包子”的大剧院,无论是顺着红水河散步,还是溜达在东郊公园,甚至是逛逛入夜以后铺满北大街的小吃夜市……对临夏这座小城的好奇心就这样首先从美食的角度打开。 刚刚进入到“回味·家”,就被自助式的八宝茶吸引,且不说茶的取材与配料,单单盖碗的花色,就已经够让人眼花缭乱的了,实在不知道该为自己选用哪只茶具。主人家用最高规格的礼仪招待我们——进入主室,并邀请我们让炕入席。 格目、苦豆花卷、夯子……无论是看到的、吃到的、还是用到的,好奇心驱使着我们学用临夏方言表达着眼前的一切。这处古民居街区经过艺术性地恢复与功能性地完善后,有些时代感,更有时空穿越的幻象。 目前,十三巷中仅仅对游客开放了两三巷,我们白天和夜里分别逛了一趟,发现她各有韵味。而街坊最北边的红水河则最好在夜里游览,河渠灯光让小城又一次被“备份”进了倒影中,流光四射。出口的小街叫“细巷”,的确细到在手机高德地图上找不到它的存在,但正是因为这条细巷,才将我们引到了宽阔、整洁,但被“交通管制”的北大街。 其实,每到晚七点日暮时分至十一点的深夜,北大街这段二三百米的街道就被规划为夜市步行街,在这里人头攒动,但没有车水马龙,而首尾相接的则是一家家特色美食摊位。不必瞅主家姓甚名谁,只需要盯着心仪的美味下手即可。 位于东郊公园内,穿过花架长廊,信步前行,映入眼帘的是胡廷珍烈士纪念园。胡廷珍烈士是临夏籍的共产党员,也是中国共产党在甘肃的早期领导人之一。烈士像的黑色大理石基座铭刻了胡廷珍烈士从事革命活动的光辉事迹,是开展党团活动和进行革命历史传统教育及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之一。 更多资讯庆国庆中科白癜风专家会诊芥子气软膏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