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9/29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卡力孜然酊 http://m.39.net/pf/a_4447658.html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快速推进,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增多,大量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精神空虚,抑郁、烦躁现象逐步显现;个别地区开展征地拆迁,因分发补偿款不均,亲戚关系紧张;邻里矛盾纠纷加剧,个别享受社会救助政策人员依赖政府、自暴自弃……这些为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带来诸多挑战。甘肃省自开展“三区”社会工作人才支持计划以来,累计派出名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个案、小组、社区等专业服务,解决了大量社会矛盾,预防了社会问题的发生。

服务介入,专业理念创新基层社会治理

镜头:在甘肃省静宁县红寺乡项目点,9岁男孩小雷(化名)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他与60多岁的爷爷一起生活,学习成绩差,经常跟同学打架,穿得又破又脏。社会工作者与老师一起到他家里了解情况后,通过疏导、鼓励、支持等,对他开展心理健康辅导。同时,社会工作者和小雷的父母联系,建议父母定期给小雷打电话,及时关心他的生活和学习并给予鼓励和支持。一段时间后,小雷的穿戴变整洁了,凌乱不堪的“鸡窝头”变成了干净的“小平头”,作业上的错字不断减少,在同学中的人缘也越来越好。

各项目点社会工作者秉持“以人为本、助人自助”的专业理念,在受援地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被选派到基层乡镇的社会工作者以当地“三留守”人员为主要服务对象,以困境儿童、失能独居老人为重点,开展了情感陪护、心理疏导、安全教育、行为矫治、人际交往、社会融入等服务,填补了当地社会服务领域的空白。

选派到社会福利机构的社会工作者重点围绕福利机构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兴趣爱好、精神状态、人际交往、化解矛盾等需求,开展倾听陪伴、心理疏导、情绪调节和快乐分享等活动,帮助老人排遣寂寞、树立信心。例如,在回族、汉族老人同住的张家川敬老院,因为生活习惯不同,老人之间容易发生矛盾。马大爷(回族)和王大爷(汉族)同住一屋,发生矛盾后很长时间都不说话。社会工作者运用埃利斯的ABC理论,分别和两位老人分析矛盾的根源,梳理他们之间的情感,最后两位老人一致表示“同住一个敬老院,同吃一锅饭,我们俩老兄弟要互帮互助,快乐生活”。社会工作者还对福利院的孤残儿童和农村的留守儿童开展了课业辅导、行为矫治、健康成长等服务,均收到良好效果。

宣传知识,社会工作认知度和认可度提升

镜头:在年的甘肃舟曲泥石流灾害中,舟曲福利院工作人员王大姐一家8口人只剩下3口——公公、她和仅3个月的女儿,自此之后她变得消沉、郁郁寡欢。社会工作者主动和她交流,过了很久她才开始愿意倾诉她的遭遇。她说在打雷下雨的夜晚会感到害怕和无助,社会工作者便在这样的夜晚给她打电话、发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linxiazx.com/lxsrk/573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