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10/27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怎样治白癜风 http://m.39.net/pf/a_7117848.html

和政县的自然资源十分丰富,风景名胜遍布全县,松鸣须弥翠色、悬壶点漏、雪山映月、安远晴岚、赤壁晚照、清虚晨钟、午夜泉声、三河春浪,这八景被史书称之为“宁河八景”。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又形成了“和政八景”,既松鸣岩、滴珠山、南阳山、铁沟、寺沟、柳梅滩、三岔沟、湫池沟八处自然风景区。不论是古“宁河八景”,还是新“和政八景”,都是大自然对和政这块热土的眷顾、赐予的瑰宝。

从古到今,风景名胜也随着自然的四季更换、日月交替和人事活动的变化,自然中融入了人文,或亲近,或神秘,显得独特而魅丽。

寺沟又称“小普陀山”,又有“普陀仙境”之美誉。从寺沟这个名字和“普陀仙境”这个美称可以看出,寺沟是一块久负盛名的自然奇观和人文胜地。

三潭飞瀑绝仙境。寺沟的三潭飞瀑是从三级断崖跌落而成的,第一潭广为人知,第二潭和第三潭却是鲜有人知,就连当地人知道的也很少,亲眼目睹的更是屈指可数。

寺沟,距县城南18公里的葱花岭下,夹在狮子峰和象山之间的峡谷中。景区内白桦、红桦、云杉、冷杉等乔木和各种灌木遍布,万木争荣,百草繁茂;草木涵水,水汇成溪,断崖飞瀑,如雷灌顶;峭壁怪松,瀑布幽池,石窟佛寺,浑然天成;鹰击长空,鸟唱枝头,鹿跳溪涧,狐走兔奔,飞禽走兽嬉于其间,这些都在展示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劳动人民的巧夺天工和十分完好的生态系统。

第一潭:十字玉渊潭。寺沟历史悠久,据史载,早在战国时期就已建有寺院,原有大殿、八海殿、百子宫、独岗、山门、牌坊等建筑。寺沟呈峡谷状,一条幽径沿沟谷溯流而上,两侧峭壁若斧削,人行其间观天如一线开,行之陡峭处欲感压顶之势,峭壁上桦木怪松依缝攀生,佛母殿、苦萨殿、三霄殿,皆建在峭壁上,边观边走,行至半谷,隐约如有雷动之声,愈至深处雷声愈大,循声而上,眼前雾气弥漫,一帘大瀑布隐现在眼前,这就是第一级断崖形成的飞瀑,“十字玉渊潭”的容貌尽现眼前。清代进上邓隆曾赋诗首:“瀑布落天吼怒雷,青山绿树绝红埃,松风说尽无生法,疑是天龙灌顶来。”“十字玉渊潭”上的瀑布高8米,宽2米,跌落处,形成了东西、南北向的“十”字形幽池,因此称之为“十字玉渊潭”,池口宽约3.5米,水深约3米,池壁陡峭如切,池水明净如镜。此池,还有“油缸池”的叫法。以第一潭飞瀑为主的幽径、峡谷、佛寺是寺沟的主景点,也是游客能看到的景色。瀑布左侧悬崖上建有菩萨殿,有石梯可供攀援,是观瀑布的最佳位置。佛母殿右边有两处口径为70厘水和30厘米左右的崖洞,据说洞深有多米,尽头通买家集镇大黑沟的“毛窟窿”。大瀑布前阳面悬崖上有一洞,人称“八仙洞”,洞中有泉一眼,清澈透明。三霄殿位于谷中阳山悬崖处,从菩萨殿到三霄殿,须经狮子峰壁下一个岩洞,因人们在洞内拜三霄娘娘求子而称“摸子洞”,也叫百子宫。“百子宫”对面的阴山悬崖处有一洞穴,树木繁茂,遮天蔽洞,难以发现。据说,“甘南农民大起义”领导人王仲甲在起义失败后曾避难于此洞。

第二潭:玉珊瑚潭。往玉珊瑚潭无路可走,攀十字玉渊潭飞瀑绝壁,方可到达,险象环生,禁止游客游览。玉珊瑚潭在第一潭十字玉渊潭之上,往里行约15米即到。潭宽4米,潭壁崖面上布满洞穴,大小不一,深浅各异;宽1米、高3米余的小瀑布从二级断崖跌落,似玉石雕成的珊瑚树,亭亭玉立在潭中,故称此潭为“玉珊瑚潭”。

第三潭:琉璃净瓶潭。攀玉珊瑚潭飞瀑绝壁上行数米,又有一池,形似锅底,深不可测,口径2米左右,称为“琉璃净瓶潭”。瀑布跌入池中,雾气蒸腾,寒气逼人。

比歌赛诗漫花儿。寺沟花儿会在端午节,此时刚过松鸣岩花儿会五天。松鸣岩花儿会的热情还没有完全退却,五天后,人们又在寺沟相会,比歌赛“诗”,切磋技艺。

寺沟化儿会的形成与古时当地汉族群众的宗教活动紧密相关。旧《和政县志》“风俗志”中记载:“春祈秋报,农民古例”。清秀才马恕曾写道:“小普陀山一名寺沟,在和政西南牙塘新营两关之间,每年端午日开会场,远近来游者不下数千人。”花儿会的形成历史悠久,曾有赛马、比武、唱花儿的盛景。

寺沟“花儿会”有自己的特色,原生态的味道浓厚深远。花儿会开始,游客选取喜欢的歌手,以歌手为中心围成一个圈,和政人称之为“一摊子”。平坦开阔地、陡坡大树下,布满了许许多多的“摊子”,一个“摊子”一般由一男一女两个歌手组成,歌手成了明星,观众成了粉丝,花儿会的大幕就这样拉开了,古风古韵一览无余。

一般形式为一男一女对唱,每唱一曲,在场的听众就向唱歌的歌手敬酒,饮后歌手们接着唱下去。赛歌会上除了比嗓音、唱腔外,还要看现场即兴编句和回答听众提问的能力。这一能力,一则检验的是歌手对花儿词曲艺术的把握,花儿大多运用的是比兴手法,长于叙事抒情;一则检验的是歌手生活阅历和引经据典的水平,唱古喻今传情达意。引经据典就是所编之词前两句必须要有出典,如小说、民间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等,后两句合仄押韵,浑然一体。经过对唱,弱者被淘汰,选出本摊的高手,向邻摊的高手挑战,一比高低。随之,花儿会达到了高潮,多个“摊子”逐渐减少,可气势反而增大,“粉丝”越来越多,“圈子”越围越大,歌手们向着最后的较量高歌猛进,经过激情的对唱,优秀者胜出。这时,已是日逼西山,“明星”和“粉丝”们还意犹未尽;“今年的山场(哈)唱过了,许的者明年的会上。”恋恋不舍之状溢于言表。寺沟花儿会的参与者甚众,有东乡、广河、临夏和康乐等地的各族群众,也有青海和甘南的群众。每逢会期,各族男女老少身着盛装,各路歌手云集,八方游客汇集,涛声、歌声、笑声、掌声、喝彩声汇成欢乐的海洋。

文字:张臻林

编辑:张臻林

责编:高峰

编审:虎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linxiazx.com/lxsrk/6011.html
------分隔线----------------------------